-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中国水彩及其民族精神思考
当代中国水彩及其民族精神思考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认识水平的提高,艺术样式也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的变革之“惑”已成为当代艺术家冥思苦想的追求,毋庸置疑,水彩画这一舶来画种的艺术语言也在经历着传统与现代的形式样式与情感传达的困惑。水彩的审美价值也在发生异变,“中国水彩”的艺术形式有待形成。
关键词:中国水彩 创新 民族特征
一、水彩画的精神品格
水彩画的媒材特征决定了水彩艺术精神品格的美感。颜料的透明性,以纸为其载体,借助水的亲和灵性,韵彩传情,呈现出较强的个性特征,有着自身诗化的美学内涵。画面在水与彩的相撞和渗透过程中相生变化,融合着种种谐趣和流动的韵律美,达成情感形式升华的畅怀。自传入我国百余年来,因其不仅具有西洋画的特点(坚实的素描造型基础和丰富的色彩表现),而且以水为作画驱动力,在绘制方法和表现意境上与中国水墨画有着同工之妙,水色交融、虚实相生的妙境,清晰明快、酣畅淋漓的韵致和情形相现、神韵俱生的艺术效果,为中国民众所喜爱和接受,备受国人的青睐,为其基因在中国大地上的培育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时至今日,具有独特风韵的水彩画在我国本土文化的滋养下,以一种“混血儿”的身姿历经传承、纳新、融合的积淀,不论是颜色材料的拓宽还是表现手法和形式的拓展,其技法语言在日臻完善,其艺术特色的价值取向也愈趋民族文化的特点,形成了中国当代画坛上的一支艺术奇葩。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批海外学成归来的老一辈水彩画家,如李剑晨、古元、吴冠中、王之江等,几经探索,奠定了水彩画在中国的位置。60年代,水彩画在中国经历风风雨雨,70年代再度崛起。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后的艺术思潮如雨后春笋,人们精神焕发,思维活跃,交流平台扩大,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精英辈出。通过国内近几届大型水彩学术展的评议和受宠,水彩画已脱离了“小品”的娇姿,多种艺术品位相承,有种风起云涌的声势,蔚为壮观,同时也隐蔽着多种艺术思想的影响和鼓噪,在活跃的思维跳动中所能触及到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或铿锵有力的作品寥寥无几。有些作品的母体语言正面临着裂变移植的哀声;有些作品盲目求大,失之“以简为尚”的玄微孤迥;绝大多数作品所依赖的是“断章取义”式的照片资料的浮浅猎奇,缺乏生活体验的情感,仅是捕捉表层文化的投影;过于注重肌理技巧的僵硬模式制作,画面效果缺少“纯粹”之味,丧失了主体(艺术家)的创作思维;缺少从民族精神深层文化来诠释和拓展水彩艺术的语言结构和价值品格;更有甚者较为明智,哗众取宠,潜心研究了历届美展所好之势而附之,审美取向因伴有讨好性而带有固定、僵化的“图解”性质,无视和浪费自身文化的创造力。反躬自问,迷惑,这一舶来的西方种子,在当代中国的创新洪流中如何拓展其空间已是共识问题。
二、传统的承袭与创新
溯本求源,水彩画能在艺术史上不断地发展和延伸,可见其艺术价值的魅力所在,由最初的地形地貌及地理气候的记录描写的原始状态,经过“量”化的积累和“质”变的飞跃与积淀,历经传统的继承与不断的创新过程。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水彩画家大胆探索,在传统的继承中融于西方文化的发展进程。就水彩画的技法语言、工具和材料等多方面的改进和创新,在继承中以丰富的色彩和笔法性灵,为水彩画注入新的活力,为水彩画的发展拓宽了思路,奠定了水彩画在画坛上的独立地位。这些先辈凭借着自身的人格涵养和对美的价值理念的执著追求,以“心匠自得为高”的胸襟表达出至情至景的心境美感,使水彩艺术在西方各个变革的时代中光芒毕露。
水彩画与油画同根,自传入我国伊始,就与中国水墨画的形式语言、色彩语言、组织结构、哲学理念,以及国人的传统审美价值结构存在着不定式的“矛盾状态”。从世界艺术发展的格局来看,新的文化模式或艺术样式都在时代演进的过程中冲击着旧的传统文化,从而产生了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象征性和风格样式的符号。无可非议,现代的审美意识正以一种时代观念对传统文化进行着新的审视和选择。“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石涛《变法章第三》)“间隔花”是一种表象美,不应以“间隔花”的姿态在潜意识里远距离地崇拜西方文化而忽略了自身文化品格的传承,更不应“病急”而误食西方意识之“妙方”。我们是在五千年文明礼仪之邦传承下的子民,受着儒、道精神的感化,也是时代的赤子,应当以时代的精神和文化立场为创新基石,以个人的精神和生活经历去把握时代生活的节奏,体悟自然生活的情怀,才不会致使自身的人文精神和艺术的价值取向本末倒置。传统文化是每一个时代文化积淀的精髓,在流动的袭承中不断更新进步,体现着时代总体的精神印记,烙印着每一个时代民族的创新之艰辛。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是在原有基因上繁衍生长的相依相存的发展关系,创新与传统应是命脉的相连,没有继承就没有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民事陪审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材料科学基础:第十二章 金属材料强韧化机制.ppt VIP
- CNAS-GL27-2009 声明检测或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指南.pdf VIP
- 胃脘痛护理查房.ppt VIP
- 【行业研报】2023年肯尼亚行业企业战略规划方案及未来五年行业预测报告.docx VIP
- 人民陪审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练习题 .pdf VIP
- 部编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VIP
- GB_T 39637-2020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土壤环境腐蚀性分类.pdf
- 聚硼硅氮烷合成、掺杂及SiBCN陶瓷应用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