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恶性肿瘤患者围诊断期心理障碍及其护理对策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患者围诊断期心理障碍及其护理对策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9--02
恶性肿瘤患者在围诊断期[1]短时间内经历了由健康到死亡密切相关的疾病过程,心理落差巨大,此期患者最容易产生心理障碍[2],表现为对自身疾病的怀疑、否认、恐惧、怨恨、沮丧、焦虑、抑郁、对抗治疗等,躯体疾病及心理障碍相互影响,躯体的疾病将严重影响心理的健康,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则不利于躯体疾病诊断、治疗和转归,反之亦然。要解决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障碍,其护理者是关键。本文对恶性肿瘤患者在确诊前后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进行综述,以帮助患者心理恢复常态,为疾病后期的治疗打好基础。
1 恶性肿瘤患者围诊断期的主要心理障碍
1.1 怀疑心理:恶性肿瘤患者一旦确诊,起初多数持否认或怀疑态度,希望是误诊,自己不会得这种病,不敢面对现实。往往抱有侥幸心理,极力寻找否定诊断的依据,有时心存侥幸心理,希望只是良性,而不是恶性,甚至认为一定是医院搞错了,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持怀疑的态度,不愿相信,并不断要求医生给予复查或到其他医院重复检查。无形中就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
1.2 恐惧心理:癌症患者因恐惧而表现精神紧张,烦躁,情绪反应强烈,自认为恶性肿瘤是不治之症,生命即将终结,因而消极悲观,不与医务人员密切配合,结果影响了诊治措施的实施。
1.3 焦虑心理:这是恶性肿瘤患者典型的心理障碍之一。有研究[3]认为癌症患者焦虑发生率为59.62%,其焦虑程度也明显高于正常人。临床表现为忧愁苦闷焦躁不安,忧心重重等一系列焦虑症状。此类患者性格大多内向,不愿与人答话,但暗示性很强,经常会埋怨家人、医生、护士等对自己病情不够关心和重视,总是心事重重,犹豫不决,从而延误治疗。
1.4 抑郁心理:文献报道至少约30%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伴有抑郁焦虑情绪,有的甚至高达70%[4-5],恶性肿瘤患者自杀的危险度高出正常人群1.3―2.8倍[6]。患者当彻底了解病情后,便被恶性肿瘤吓倒、吓坏,情绪一蹶不振,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任凭病魔摧残折磨,表现现出无奈、无助,不做任何努力与病魔抗争,对任何事物变得兴趣索然,冷漠待人、待事,自认为肿瘤是绝症,没有治疗的信心。有些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或缺乏家庭支持,无力承受昂贵的治疗费用,想放弃治疗。他们往往情绪对立,处于绝望之中,总感到生命已走到尽头,陷入极度的抑郁情绪中,心情忧郁,沉默无言,目光呆滞,自卑感增加,消极地等待生命最终被疾病吞噬,部分患者甚至轻生自杀。
1.5 急切心理:部分患者,特别是知识分子,想急于治好病,往往通过广告、书刊、甚至道听途说乱投医、乱吃药。有的还瞒着医护人员高价寻求并服用民间偏方,严重干忧了正常的治疗程序和疗效观察。
2 恶性肿瘤患者心理障碍的护理对策
肿瘤患者在应对恶性肿瘤事件时,不同患者既有共同的心理反应,又有类型、程度、表现等不同心理问题。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既要把所有患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看待,发挥集体的能动性,同时又要根据特殊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心理干预。
2.1 集体心理干预:在国内,姜乾金和卢抗生首次采用集体心理治疗对抗癌症患者进行研究显示,集体心理治疗能降低患者的抑郁、焦虑体验、睡眠增加,心情趋于平静,增加信心[7]。目前,集体或小组治疗已成为一种比较认可的形式,集体治疗重点在于小组内凝聚力、相互支持、共同分担烦扰、自我宣泄及患者在小组外的交流等。具体模式如下:
2.1.1 健康教育。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减轻无助感和弥补对疾病知识的缺乏或不了解,有关教育的内容包括提供肿瘤诊疗知识、防癌知识、如何去面对肿瘤以及如何疏导情绪反应,主要形式为讲座、知识手册和情绪管理手册等。
2.1.2 丰富患者“业余”生活,激发患者生活兴趣。美化病区环境,可在楼道摆放鲜花,病房张贴艺术画等,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设立活动室、游艺室等,定期举办医患联谊会、特?L展示等活动,陶冶患者情操,使患者不会沉溺于肿瘤痛苦之中。
2.1.3 寻求及获得家庭、社会支持。68.27%的患者受家庭社会因素的影响[8],增强患者的家庭支持及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让患者产生归属感,感受到来自家庭、医护人员的关爱,给患者精神和生活上的支持。有43%的患者事业受影响,要以热情、真诚的态度对待患者,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向家属提供认识疾病、配合治疗、促进健康的信息,向社会宣传抗癌知识。唤起社会共同支持和扶助癌症患者的良好风气,以此来给患者重构一个新的生活和工作学习环境,发展新的假想世界和继续向前的生活轨道,既能让患者看到生活下去的希望,又能让患者体会到今后生活的乐观性和丰富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