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剥蚀作用 1.2 地质作用 风的吹蚀作用 1.2 地质作用 海水冲蚀作用 1.2 地质作用 3)搬运作用。是指风化、剥蚀后的碎屑、胶体、分子或离子等不同状态的物质,随着各种地质外动力以推移、跃移、悬移、载移或溶液运移等方式转移到它处的过程。有机械搬运、化学搬运和生物搬运三种方式。一般以机械搬运(风、流水、冰川等)为主。 1.2 地质作用 风力搬运作用 1.2 地质作用 流水搬运作用 1.2 地质作用 水力降低碎屑堆积 1.2 地质作用 冰水沉积 1.2 地质作用 4)沉积作用。是指被搬运的物质由于搬运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呈有规律地沉淀、堆积的现象。冰川在运动中或消融时,因搬运能力降低常将其携带的各种岩石碎屑堆积或沉积下来的现象,称冰川沉积作用 。 1.2 地质作用 成层堆积 1.2 地质作用 5)成岩作用。广义的成岩作用是指沉积物沉积后直到变质作用开始以前所发生的变化。狭义的成岩作用是指沉积物被新的沉积物覆盖,使之与底层水隔绝,粒间水(孔隙水)排出或在孔隙中结晶成胶结物,使沉积物固结成沉积岩的作用。 1.2 地质作用 3.内、外地质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内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内部能产生的地质作用,主要在地下深处进行,有些可波及地表。外力地质作用主要由地球外部能产生,一般在地表或地表附近进行。 1.2 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组成和构造复杂化,垂直构造运动造成地壳隆起、坳陷,增加地表高差。外力地质作用则对起伏不平的地表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堆积,使高低不平的地表逐渐平坦化,减小地表高差。内力地质作用塑造地表形态,外力地质作用破坏和重塑地表形态;二者都在改变地表形态,但发展趋势相反。 1.2 地质作用 在地球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内、外地质作用充当不同的角色,缺一不可。构造运动强烈、地壳升降显著,外力削蚀作用随之增强;反之,削蚀和夷平作用减弱。内力地质作用控制着外力地质作用的进程。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是对立统一的过程。 1.2 地质作用 思考题-1 1.2 地质作用 选择题 1. 板块运动引起的地球表面变化称为( ) A. 地质作用 B. 构造地貌 C. 地质构造 D. 外力作用 2. “海枯石烂”中的“石烂”指的是外力作用中的( ) A. 搬运作用 B. 沉积作用 C. 风化作用 D. 侵蚀作用 3. 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全球地壳被构造带(海岭、海沟、断层、造山带)分为六大板块 B.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形成的 C. 东非大裂谷、马里亚纳海沟是由于板块张裂形成的 D. 日本位于板块交接处,所以多火山、地震 4. 下列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 A.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B. 长江三峡的形成 C.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D. 东北五大连池的火山地貌 能力训练1 1.2 地质作用 1-1 解释珠穆朗玛峰在近一百万年来升高了约3000m。 1-2 根据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整理以下的力为内力与外力。 地球转动力、风力、流水的搬运力、重力、万有引力、固结力、地球离心力、赤道的挤压力、水流冲刷力、地球惯性力、海水的冲浪、岩石胀力。 1-3 绘制外力地质作用示意图。 1-4 分析5.12汶川大地震的地质作用。 本课程由以下2部分组成: 1.工程地质 学习情境1~5 2.土力学 学习情境6~8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 课 时: 64学时 (15%考核) 能力训练: 13个 (30%考核) 自评互评: (15%考核) 综合能力: 期末 (30%考核)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 任务1.1 地质作用认知 任务1.2 矿物鉴定 任务1.3 岩石鉴定 任务1.4 地质构造 任务1.5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认知 任务1.6 地下水分析 学习情境1 工程地质认知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 学习情境1 工程地质认知 桂林的石林奇特,地貌风景壮观。 学习情境1 工程地质认知 岩溶呈现空洞,地下结构丰富多彩。 学习情境1 工程地质认知 〈思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