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对比分析──工程地质类比法 该法是将已有的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的研究经验(包括稳定的或破坏的),用于新研究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如坡角或计算参数的取值、边坡的处理措施等。 (二)赤平极射投影图法 赤平极射投影,是利用一个球体作投影工具(如图5-10),通过球心作一平面EAWC这个平面通过球体赤道,所以叫赤平面。从球体的一个极点S 或N (南极或北极)发出射线,叫极射。射线与赤平面交点M ,即为投影。这种投影形式,称为赤平极射投影。 赤平面上点的投影 赤平面上线与面的投影 (三)边坡稳定性定量分析──极限平衡法 极限平衡法是将滑体视为刚性体,不考虑其本身的变形;除楔形破坏外,其余的破坏多简化为平面问题,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剖面进行计算;边坡岩土的破坏遵从库仑强度破坏理论;认为当边坡的稳定系数时,滑体处于临界状态。 三、岩体抗滑稳定计算中主要参数的选择 1)岩体物理力学性质方面的主要参数 岩体抗滑稳定计算中,主要参数有:天然重度、结构面的内摩擦角、粘聚力、水平地震系数和安全系数、荷载参数(如重力、水作用力、地震或爆破振动力)等。; 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岩体的重力密度、结构面的内摩擦角、粘聚力、变形模量参见下表。 四、不稳定边坡的防治措施 边坡灾害的主要防治措施有提高抗滑力和减小下滑力两大类。提高抗滑力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挡墙、抗滑桩、锚杆、支撑工程和压脚等;减小下滑力的主要措施有表里排水、减载等。 任务2.1 岩体结构认知 任务2.2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学习情境2 岩体与边坡稳定性分析 2.1 岩体结构认知 一、结构面 二、结构体 三、岩体结构 岩体是指在地质历史中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岩石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地质环境(地应力、地下水、地温)中的地质体。 岩体在其形成与存在过程中,长期经受着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活动,形成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地质界面,如断层、节理、层理、片理、裂隙、接触面、软弱夹层等。 这些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且厚度较小的地质界面,称为结构面。岩体被结构面切割后形成的岩石块体,称为结构体。 岩体结构是指岩体中结构面与结构体的排列组合特征。岩体结构包括结构面和结构体两个要素。 4.1.1 结构面 (一)结构面的类型 不同成因的结构面,具有不同的工程地质特性。按成因不同把岩体中的结构面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次生结构面三类。 1)原生结构面 原生结构面指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面,其特征与岩石的成因密切相关。包括沉积结构面、岩浆结构面和变质结构面三类。 2)构造结构面 这类结构面是岩体形成后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各种破裂面。 3)次生结构面 次生结构面指由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破裂面。 各类结构面的地质类型、主要特征以及工程地质评价见表4-1。 (二)结构面的工程特征 结构面的工程特征包括结构面的产状、规模、形态、延展性(连续性)、密集程度(线密度)、张开度与充填情况等,它们对结构面的力学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1)产状 结构面的产状与最大主应力的关系控制着岩体的破坏机理与强度。 2)规模 根据结构面的延伸长度、切割深度、破碎带宽度和力学效应,将结构面按规模大小分为如下五级。 3)形态 结构面侧壁的起伏形态大体可分为平直状、波状、锯齿状、台阶状和不规则状等五种类型 4)延展性(连续性) 结构面的延展性也称连续性,反映结构面的贯通程度,可用线连续性系数表示。 线连续性系数是指延结构面延伸方向上,结构面各段长度之和与测线长的比值。 5)密集程度(线密度) 密集程度也称线密度,反映了岩体的完整性,通常用线密度和结构面间距来表示结构面的密集程度。 6)张开度和充填情况 结构面的张开度是指结构面两壁面间的平均垂直距离(mm)。一般认为张开度0.2mm为密合的,张开度=0.2~1mm 为微张的,张开度=1~5mm为中等张开的,5mm为张开的。 (三)软弱夹层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软弱夹层是具有一定厚度的特殊的岩体软弱结构面,是在坚硬岩层中夹有的力学强度低、泥质或炭质含量高,遇水易软化、延伸较长和厚度较薄的软弱岩层。 软弱夹层受力时很容易滑动破坏而引起工程事故,它可以使斜坡产生滑动灾害,使危岩体崩塌,使地下洞室围岩断裂破坏,使岩石地基与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