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生鲜乳生产模式转变演化博弈分析
我国生鲜乳生产模式转变演化博弈分析
摘要:基于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奶农与乳制品企业选择生产模式策略行为的动态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多重演化路径,演化均衡策略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规模化生产模式下生鲜乳收购价格、检测合格的生鲜乳比例、奶农进入规模化养殖小区的生产成本、乳企投资规模化养殖小区的成本;在此基础上,结合数据仿真结果,针对我国生鲜乳生产模式的转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生鲜乳生产模式;演化均衡策略;演化博弈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5.29
中图分类号:F224.32;F3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5-0133-07
Transition of Raw Milk Production Mode in China Based on the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ZHANG Li, HOU Yunxian, LIANG Wenzhuo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The dynamic evolution process of production mode decision between dairy farmers and dairy processing enterprises under different situations, and the bas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evolution process are analyzed based on an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volution of system has multiple equilibriums, and the 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ies(ESS) are largely affected by the purchasing price of raw milk under scale mode,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raw milk under scale mode, the production cost of entering the scale breeding plots for dairy farmer, the cost of investing the scale breeding plots for enterprises. Finally, some relativ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bout milk sources construction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stimulation results.
Key words:raw milk production mode; 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ies;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引言
近年来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了公众关心的焦点,众多专家学者指出,乳制品供应链上游是影响乳制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而奶源建设是乳制品?|量安全的首要保障。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乳制品安全问题,一方面全力支持建设优质奶源基地,逐步做到生鲜乳全部来自企业全资或控股建设的养殖场,实现奶源可追溯,另一方面加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对企业自建牧场以及收购、参股的养殖小区的改造提升进行政策支持[1]。目前我国生鲜乳生产模式主要分为四种:散户模式、奶站模式、规模化养殖小区模式以及牧场模式[2],且扩大生产规模可以提高乳制品行业的质量安全水平[3]。尽管一系列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后,原来存在投机行为以及道德风险的奶站模式正逐步取消[4],规模化牧场模式建设速度逐渐加快,但我国生鲜乳生产仍呈现“规模小,饲养分散”的特点[2]。由于奶牛养殖收益高于其他农业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重要途径,而在资本相对缺乏的条件下,进行散养的奶农可以将种养殖相结合获取较高的利润率[5],此外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规模化模式的转变需要突破大量土地和资金需求的瓶颈,所以小规模以及散养模式的大量存在是一种必然[6]。规模化养殖小区模式是20世纪末出现在我国的一种介于散户模式与牧场模式的生鲜乳生产模式,一般规模为300~500头[6]。通过将分散奶户集中在一定区域内,接受统一的管理和相关配套服务,生鲜乳质量水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