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怨苦闷生命叩问――冯至诗歌浅论.docVIP

愁怨苦闷生命叩问――冯至诗歌浅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愁怨苦闷生命叩问――冯至诗歌浅论

愁怨苦闷生命叩问――冯至诗歌浅论   摘 要: 冯至作为一位在中国新诗上倍受鲁迅、朱自清等大家赞誉,较早接受现代主义思潮的诗人,其诗作有着异乎寻常的深邃思想。试以《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和《十四行集》作为他三个时期诗作的代表来描述他诗作的变化轨迹,再现诗人丰富深刻的灵魂。   关键词: 冯至 情感变化 思考历程 《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 《十四行集》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冯至并不是一个声名赫赫的诗人,他也不求人知,很少提出什么主张,张扬什么主义。但是,他又实在是应为人知的:20年代即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朱自清则盛赞其叙事诗“尤称独步”。更为重要的是,他是中国较早接受现代主义思潮,真正领会了现代主义思想真谛,而又能不局限于此,将中国传统思想与之整合,得出独到的哲思,并将深刻的体悟赋予完美的艺术形式,精彩地表现出来的现代诗人。纵观他的诗作,从《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到《十四行诗》这三个集子,正完美地记录了他情感变化及思考的历程。      一、我的叹息变成一首夜莺的歌――《昨日之歌》      因幼年丧母兼家道中落,年少时的冯至饱尝冷眼,造成了他异常忧郁的性格,经常伤身世,叹命运,因而在这个时期里愁苦常常充斥在他的笔下。随着这些忧伤而来的也有他对“风中乞丐雨中花”的怜悯和叹息以及对不幸未来的忧惧,满心的思绪促使他写出了第一首真正的诗《绿衣人》:   “一个绿衣邮夫/低着头儿走路/有时也看看路旁/大半安于他的生活/带不着一点悲伤/日日的来来往往!但他小小手里/拿了些梦中人的命运/当他正在敲这个人的门/谁有留神或想――“这个人可怕的时候到了。”   这首诗虽然尚显幼稚,但已显露出他的独到之处――诗意练达,语句自由,在诗中思索命运的莫测。偶尔,他也有“叱咤风云”之作,例如写于1922年的《满天的星辰》:   “我把这满天的星辰/聚拢在我的怀里/把他们当作颗颗的泪珠/用情丝细细的穿起/穿成一件外氅/披在爱人身上;我把那西边的弯弯的月儿/也慢慢取了下来/去梳她那温柔的头发……我们御风而行!我们到了天空/天上的最上一层/要将外氅打开/另把这满天的星辰安排。”   这首诗一改少年冯至往日的抑郁,表现出积极的乐观主义色彩,显然深受郭沫若《女神》的影响。其后,由于“浅草社”的邀请,冯至欣然加入其中,广结益友,心胸逐渐开阔,诗作也随之变得洒脱,并且开始注重诗歌的音乐性,例如写于1923年的《新的故乡》、《吹箫人的故事》、1924年的《在海水浴场》、《海滨》等诗。这些诗情景交融,明朗活泼,诗作艺术水平已非昔日可比。1925年之后,冯至的诗艺更臻娴熟,《我是一条小河》将一次单恋描述得温柔婉转,那一段由憧憬到期盼直至绝望的心路历程被作者委婉而含蓄地倾吐了出来。另外如《在郊原》和《蛇》也有着不俗的意境,诗篇蕴藉含蓄,哀婉清丽,虽词句平淡质朴,但蕴含着真挚的情愫,显见德国浪漫主义思潮深刻影响。冯至的诗不受严格的格律限制,却又有和谐的韵律,如《风夜》:   “也是这样的风夜/也是这样的秋天/我把生命酿成美酒/频频地送到你的唇边/一盏,两盏,三盏……   我屈指殷殷的暗算/恰恰地满了一年/我沉埋在这座昏黄的城里/像海上被了难飘散的船板/一片,两片,三片……   我今宵静息在秋星下/如船板飘到海湾/它们再也当不起海上的汹涛/我也怕望那风中的星焰/一闪,两闪,三闪……”   这些诗句大致押韵,又以与第一段“一盏,两盏,三盏……”极其相似的“一片,两片,三片……”“一闪,两闪,三闪……”结尾,句式整饬而不拘谨,显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除抒情诗之外,冯至这时期的叙事诗也尤其引人注意,前面提到了《吹箫人的故事》,另外还有《蚕马》、《帷幔》和《寺门之前》。这些诗有的记叙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借以控诉旧式婚姻制度的罪恶,如《蚕马》和《吹箫人的故事》;有的描写僧尼爱的渴望被长期压抑的痛苦,抨击扼杀人性的习俗和教规,叙事与抒情极其和谐,叙事形象高度意象化,正是由于这些,才赢得了鲁迅及朱自清的赞赏。   以上这些诗作(1926年以前),皆被编入作为“沉钟”丛刊之一的《昨日之歌》。这是冯至的第一本诗集,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48首抒情诗,主要是歌唱青春和爱情,基调为愁苦;下卷即收入上面的4首叙事诗,从而将作者浪漫主义时期由“叹息”变成的一首首“夜莺的歌”载入中国现代文学的史册,而作者将其题名为“昨日之歌”,可以看出作者对它并不满意,认为自己的诗缺乏时代气息,没有摆脱旧诗词的情调,只是将之做为自己前进的第一步。      二、匆匆地来,促促地去,什么也不能把定――《北游及其他》      告别了《昨日之歌》所代表的大学时代,冯至踏入社会。由于好友兼良师杨晦的力主,他离开熟悉的北京来到了哈尔滨一中工作。当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