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府衙形制与布局影响因素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徽州府衙形制与布局影响因素探析

徽州府衙形制与布局影响因素探析   摘要:徽州府衙是中国古代地方衙署的典型代表,其形制与布局受到封建礼制、职官制度、堪舆风水、皇宫建筑、风土环境以及用地局限的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因素对我国古代建筑布局有一定的普遍性。   关键词:徽州府衙 ;形制;布局;影响因素   Abstract: Huizhou Fuya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ancient place Yashu, its shape and layout is affected by feudal ritual system, official system, geomancy, the palace building, endemic environment, and land limita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have a certain universality of Chinas ancient architectural layout .   Keywords: Huizhou Fuya; form; layout; influence factors      中图分类号:K92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引言   徽州府衙位于安徽歙县古城内,歙县始建于秦(公元前221年),筑城于隋,府衙也在此时期建立,至此府县同城近1400年。到了宋朝(公元前1121年)设徽州府。经过历代修葺完善,明朝弘治年间徽州府达到历史建筑群鼎盛时期,据《徽州府志》中记载称其“规模宏敞,面势雄正,聿成伟观,人心欢悦”。[][]沿革至清末,历代均有修缮或扩建,但大体建筑形制与布局都沿袭不变。   辛亥革命后,因各种复杂历史原因,徽州府衙历史地段饱受自然力、近代城市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最终造成新旧建筑交杂的状况。其惨败萧条的现状,不仅仅削弱了历史地段的传统风貌,还威胁到歙县古城内文物古迹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歙县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为了能更加完整的保护开发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资源,同时为了提升古城人民生活环境水平,歙县人民政府决定于2009年对徽州府衙历史地段进行了整治保护。在此次保护规划中,经过多方面的研究考量,决定对徽州府衙遗址本着型制不变、材料不变、结构不变、工艺不变的四个原则进行原址保护利用。   2 徽州府衙的形制与布局   徽州府衙规划用地面积2.4公顷,整体平面成“梭”形,平面严格按原中轴线整体进行南北向布局。其主体修复包括南谯楼、仪门、正堂、二堂、知府廨组群等主体建筑群组,除以上主体建筑,还按明清府衙建筑格局资料恢复了照墙、左侧钟楼、承宣坊、左侧旌善亭以及右侧申明亭等(如图1)。   最后确立了徽州府衙的规划结构,主要分三路布局。中路中轴线上有“照壁-承宣坊-旌善亭-申明亭-南谯楼、中心广场、仪门-戒石碑亭-左右息民亭-正堂、后堂-宅门-宅前堂-宅后堂-清心阁”等依次而落。轴线两侧自南向北依次排列仪门耳房、六房、架阁库、后堂厢房、花厅、幕友舍。东西两路上分别是库吏屋、照磨所、照磨廨、司吏屋、知事所、知事廨,核心轴线把数个半开放型小广场串连起来。   其次在规划设计中还以全局出发省略了府衙的一些附属建筑,如在中心广场两侧还有两路待定拟建建筑,东路上从南到北清军厅、理刑厅,西路上从南到北是督粮厅;阳和门外还设有推官廨、照磨廨、同知廨、通判廨、清册堂、都察院等建筑群组。这样省略大面积的建筑群主要是结合现状,这些遗址上都已经是较成规划的历史城市街区。相比之下,复建并没有更大的意义。由此看见,在针对徽州复建规划中,有取有舍,才能使得徽州府衙与歙县古城历史街区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   3影响徽州府衙形制与布局的因素   徽州府衙整组建筑座北朝南、左文右武、前衙后邸、布局严谨,是衙署建筑的典型布局形式。在研究其形制与布局中,发现徽州府衙以至于所有古代地方衙署均受到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职官制度、风水思想、地方建筑风格及衙署现场用地的影响。   3.1 封建礼制制度的影响   礼制制度造就了严格等级制度的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使得建筑形象本身含有高低贵贱、尊卑有序之分,这种观念贯穿了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的演变的历史过程。同时,礼制制度是以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为根据,希望通过一系列规定,建立一个统治者所希望的社会秩序,被儒家奉为“六经”之一的《周易》和《周礼》长期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产生重大影响。徽州府衙建筑作为中国封建帝制时代地方统治的象征性建筑,在其规划布局上,大堂建筑体量最大,大堂院落最为宏伟宽敞,二堂次之,辅助院落规模等级依次渐小。由此可见建筑规格、庭院大小都严格遵循着儒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