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徽州文化对木刻插图艺术影响
徽州文化对木刻插图艺术影响
摘 要:从东汉建安十三年,古徽州的历史迄今2000多年。徽州的文化崛起于南宋,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它的文化内容包括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等各领域,可谓人才辈出,流派纷呈,成果显著。本论文主要从传统的儒家思想,闻名于世的徽商,繁荣的文化教育,优秀的刻工等几方面论述徽文化对木刻艺术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思想;新安理学;徽商;文化教育;刻工
中图分类号:J3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207-03
古徽州始于宋宣和三年,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安徽省一侧。它包括绩溪、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和婺源(现属于江西省)。“徽州文化”指的是这六县所出现的独特性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中原文化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社会经济生活融为一体,形成鲜明雅致的徽州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为徽州木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定的基础。
一、儒家思想
徽州森茂的祠堂,庄严的牌坊以及井然有序的厅堂厢房结构,都充满了浓烈的封建礼教和儒家修养。《徽州方志》中记载,徽州“山限壤隔,民不染它俗”,①但却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传承地,有着优良的历史传统。儒学思想的本质特征为“治国”“齐家”“修身”。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是木刻艺术形式和内容的审美标准。木刻艺术以直观的方式反映了儒家思想和情感经验、道德伦理融为一体的社会文化主题。尤以弘扬伦理道德为己任的儒家程朱理学的影响最为显著。
二、新安理学
“新安理学”是徽州文化的思想基础。正如赵吉士在《新安理学》中指出:“新安自紫阳峰峻,先儒名贤比肩接踵,迄今风尚淳朴,虽辟村陋室,肩圣贤而躬实践者,指盖不胜屈也。”②程颐,朱熹所倡导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是当时封建社会中每个人必须遵循的最高道德规范。新安理学60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徽州人心里根深蒂固,为了光宗耀祖,衣锦还乡,促使经商致富的徽商们对祖居处大兴土木,精巧典雅的木刻艺术应运而生。
新安理学的思想,精神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层面,也是木刻作品题材的主线。木刻以人物为主的有:文学故事、名人轶事、民间风俗和社会生活等。以徽州山水名胜为素材的木刻,如“黄山松涛”、“白岳飞云”、“太白湖光”这些匠师们熟悉的题材,他们发挥起来更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匠师们汲取民族文化与徽商乡绅的心理审美相结合,对木刻作品加以创造,反映出徽州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安理学对木刻艺术的思想内容和文化意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徽商
徽商萌芽于东晋,崛起于明清时期,繁盛于嘉靖,万历年间。徽州地区自古以来战事少,大批中原人南迁至徽州。徽州境内地狭民绸,山地贫瘠,耕地甚少,迫使人们向开放的水路寻求出路。境内有新安江,水路方便,与经济发达地区接壤,走向东部沿海,形成徽州海商集团。为商品的流通提供了物质基础。南宋时开始出现拥有巨资的富商。明代中叶至乾隆末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他们以经营“文房四宝”,漆、木、茶叶为主。随着经商范围的扩大,土特产,手工业,盐业也相继发展壮大。《歙县志》载:“两淮八总商是(歙)人恒占其四。”③滇、闽、秦、淮、鲁、楚、燕、汉等地都有徽商的活动。由于他们懂得运筹帷幄,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人文精神,为他们的资金积累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如图1:新安原版《士商类要》是徽州人程春宇编辑的商用书籍,是士子或商贾出门应试,经商的常用资料。这一木刻书籍充分体现了徽州人对经商以及对后代教育的重视。
鲍幼文先生写到:“徽州人既因环境关系而形成此种顽强精神,预算守而弗失,虽离乡数十年或数世而犹保持之,由是引起客观上之嫉视,给予一种饥诮而实褒扬之极妙笑语曰‘徽骆驼’,正足以表示徽州人任重道远,不屈不挠之精神也。”徽商之所以成功,与他们自身的“徽骆驼”精神密不可分,不折不挠,艰苦奋斗。④
1.徽商的宗族观念:他们将赚得的财富运回故乡,建祠堂,撰宗谱,兴办教育。他们追族源流,在故乡重建祖居,以“忠”“孝”为精神寄托,在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下,在木刻艺术上比雕刻,比豪华,以此来炫耀自己。表现“衷”“孝”“节”“义”的题材如岳母刺字,孔融让梨等。
2.徽州古村落的特征为聚族而居,以宗族血缘为纽带,世代繁衍生息:由于地形崎岖不平的地理环境,徽州商人不可能营造恢弘的建筑群体,所以徽州的建筑大为封闭,虽然外饰简洁大方但内部的结构和布局紧凑有序,富丽堂皇。故乡是商人们历经商海后寄寓的精神家园,木刻艺术的风格从质朴、简练趋向细腻、繁复。从而清新淡雅的木刻艺术应运而生并长盛不衰。
3.在政治理论上:以程朱理学为依归,徽商奉行“贾为厚利,儒为名商”的准则。重视人文教育当封建传统思想禁锢商人的时候,他们采取“行者以上,处者以学”的处事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