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本意与意义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艺术的本意与意义链   内容提要以主体性为主导的现代艺术常以“对象”的方式处理事物,而人与事物通灵,需“悬隔”主体性,艺术的发生具有人类相通性,本文试图论证艺术经验的连续性来自作为基因的艺术本意。艺术的通灵本意自始就把艺术引向精神之路,艺术的本意在于人对事物用敬,艺术的时刻是人与事物灵性相会的时刻,艺术就是人答谢万物的礼节和仪式。家-国-天下是化为中国古典艺术的经验坐标系的一种意义链,事实上,任何一种具有精神负荷的意义链都有可能化为经验尺度,从而构成经验的延伸能力,使经验变得厚实辽阔,同样,如果一个艺术品内含某种纵深的意义链,就能够成为激活经验之“作”。   关键词艺术本意待物意义链经验   〔中图分类号〕J01;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7)03-0055-05   一、反经验:艺术经验与审美经验的分离   天下万物百事之存在自有其本意,即一种事物之存在内含一种趋于实现其最优可能性的目的,必以“所为”之功,证其“所是”之意。然而,时势变迁,百事之体用,或有相应变化,那么,一种事情的概念是否会因为不断演化而被完全改变?这恐怕难以一概而论。有的事情之本意十分明确顽强,虽经变化而本意未变,或有多种理论解释而难掩其立意之同一,比如说,政治的本意是正(“政者,正也。”《论语?颜渊》),即建立公正的秩序;法律的本意是制止不正。此类事情的本意自古几乎从未被改变。然而也有些事情的本意隐而不显,故而容易产生理解的分歧。比如说,通常认为道德是社会的公认规范,可是此种规范主?x所理解的只是表象,却没有触及道德的深层本意,显然,在某些可能发生的情况下,某些伦理规范或可成为罪恶之共谋。就其经历移风易俗而不改之本意而言,道德意味着相互可逆的善良行为,也就是可以实现普遍化的人之间的互敬关系,对此可逆之循环关系,孔子的经典定义是“仁”。任何违背仁的行为,即使符合一时共识的规范,也不可称义。文明诸事之中,最容易出现理解分歧的是艺术的概念,也许是因为艺术的功能不如其他事物的功能那样清晰确定,据说作为独立能指的艺术是自由的。   艺术演变的历史表明,艺术作品无法收敛于一个共相概念。古代艺术虽有变易,但并非断裂性的革命,仍然有着明显的经验连续性,而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却两次触动概念的艺术变性:以“为艺术而艺术”为原则的现代艺术试图建立艺术和艺术史的自治权,即艺术的意义和价值标准只是属于艺术史内部的事情;当代艺术则追求观念和经验的激进性以及对规则的颠覆性,从而使艺术从“作品”变成文化“事件”。这两次艺术概念的变革在根本上决定了艺术无法被确定为一个有着确定界限的集合。根据“体用不二”可知,如果艺术之“用”缺乏特定性或确定性,就似乎意味着艺术没有本质。尤其是考虑到始于杜尚再经   * 本文由作者在“美学与家国:中国美学高层论坛”上的发言修改而成,为赵汀阳先生唯一授权。   安迪?沃霍、博伊斯等人推进而形成的当代艺术,艺术的所指甚至难以满足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标准,因此只能说,艺术就是被声称为艺术或者被归为艺术名下的所有事情,然而这只是同义反复。   在发生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革命之前,艺术经验与审美经验原本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尽管艺术经验与审美经验并不完全重叠,但两者之间存在着互相塑造、互相印证和互相调节的经验循环。如果说现代艺术只是开始了独尊艺术的经验建构,那么当代艺术则生产了具有断裂性的经验,一种对经验形成真正挑战的“反经验”,当然,反经验仍然是一种经验,就像反物质仍然是一种物质。于是,艺术经验和审美经验之间的互相排斥导致了经验的断裂,就是说,艺术经验可以不再参考审美经验,也无须用于塑造审美经验,甚至不符合审美经验,艺术经验与审美经验可以是完全无关的两件事情――当然不排除两种经验有时不期而遇,但关键在于两者不再绑定。   作为经验的异数,反经验需要理由。既然不再以审美经验为验证,就转而以激进观念为理由。如果一种艺术缺乏观念的激进性,就被视为缺乏当代性。这种激进强迫症导致了一种焦虑:如果放任一切激进方式来产生反经验,那么,任何一种激进的表现也非常可能很快就变得俗不可耐。为了避免被识别为俗不可耐,就必须避免意义被绑定,因此必须使能指与所指脱钩,只要能指可以自由滑动,能指就无须对所指负责任了,哪怕是一堆垃圾也是可以点铁成金的能指。但这种自由有一个高昂的代价:过于滑溜的能指导致作品无力解释自身,于是也就难以识别什么是或不是一个作品。有的时候,我们的确不太容易确定某个当代艺术作品与疯癫、野蛮、暴力、垃圾或者游乐园的区别。不过,看上去非常可疑的作品总能够找到某种观念平反,就像福柯或拉康的理论可以为疯癫和混乱平反。   无论当代艺术多么奇怪,都并不令人惊讶,由于受制于技术水平和制作成本,当代艺术远远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那么令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