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茂农村让我成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一茂农村让我成长   “从掌声里就知道了他的业绩。”2013年12月27日,在贵州省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听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黔南州福泉市高坪镇王卡村支部书记胡一茂发言后,微笑着说。   这不是胡一茂第一次得到省委书记的表扬。2013年6月,在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对于胡一茂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的工作作风,赵克志给予了充分肯定。   从大学生村官到年轻的村支部书记,胡一茂扎根在农村、成长在农村,把心留在了农村。   去了全镇最偏僻的村寨   2007年8月,刚刚大学毕业的胡一茂,作为一名西部志愿者从河北省唐山市来到高坪。在两年多的基层服务中,他的表现非常突出,2010年1月,他被转聘为高坪镇大学生村官。   起初,组织部门安排胡一茂到镇政府驻地高坪司村任职,他却主动申请到全镇最偏僻的王卡村去。   距离福泉城区60余公里的王卡村,山高谷深,非常闭塞,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铁柜子”。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2383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人口总数的99.37%,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一直摆脱不了“贵州省一类贫困村”的帽子。   是什么原因让胡一茂选择了贫困的王卡村呢?他说:“这得从我身边的一个苗家汉子说起。”   王卡村老书记王元平是个性格直爽的苗家汉子,每次到镇里开会,他都会找到胡一茂聊天,说了很多关于王卡村的事情。他诚恳地说,自己文化不高,不会打字,也不会上网查阅资料,村里急需一个懂得现代科技知识的年轻人,希望胡一茂能够到王卡村去。   老书记的诚恳打动了胡一茂。从此,王卡村500多户苗族乡亲家里多了一位亲人般的大学生村官。   刚开始,胡一茂听不懂苗家话,要带着“翻译”才能与村民唠嗑。“对我有什么意见您尽管提,我虽然是一名大学生,但是,有很多东西我都不懂,我来就是向你们学习的。”胡一茂走家串户调研,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初来乍到,胡一茂的工作进展并不顺利。村民没把这个讲普通话的毛头小伙放在眼里,工作上虽然不为难,但也不是很配合。   上任不久,胡一茂就遇到一件头疼的事。村里准备修建通组公路,但劳动力不够,因为村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了。   怎样才能动员留在村里的男性村民来修路?胡一茂请老书记带路引见,深入每个苗寨,登门拜访村里有威信的寨老,与寨老喝酒聊天,争取他们的支持。   在寨老们的支持下,村民们被调动起来,纷纷到工地上报到。   好不容易开工了,新问题又来了――有些人心不在焉地干活,发现没人注意就跑了。胡一茂只得跟上去,想把他们劝回来。   看见胡一茂追过来,这些人就往山上跑。他们琢磨着,这个外地来的白脸书生,一定跑不过、追不上。没想到,胡一茂穷追不舍,硬是撵上了他们。这帮想偷懒的村民只好回来继续干活。不过,从此以后再没人跑了,因为他们服了胡一茂的这股韧劲。   王卡村地处偏僻,进村的道路陡峭难行,修路所需的水泥经常是半夜三更才运到。这时村民已入睡了,但水泥必须卸下。胡一茂与村干部挨家挨户叫人起来卸水泥,有几户很不理解,嘟囔着说:“光叫我们抬,你们为啥不抬呢?”   胡一茂二话不说跳上车,加入卸水泥的队伍中。一包水泥有100斤左右,压得他腰都直不起来,可他还是咬着牙,硬着头皮扛着,一点不输给那些强壮的村民。见此情景,再也没人发牢骚说气话了。   “这个大学生村官不光和大家一起抬沙子、扛水泥,他还为我们苗家人做了很多事。”60岁的村民王天和说。   苗寨出了个“外籍当家人”   2010年11月,胡一茂被推选为王卡村村委会主任,成为全村有史以来第一个“外籍当家人”。   胡一茂明白,认可自己的主要是村里的年轻人,他们思想比较开放,渴望有人能带领他们大干一场。他告诫自己,必须加倍努力,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让人信服。   王卡村的生姜品质上乘。可是,长期以来,村民都是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导致品种老化,产量一直上不来。经过一番调查,胡一茂选定生姜产业作为助民增收的突破口。   他查阅了大量资料,请教农业专家,引进种姜新技术,发动村民种植新品种生姜。然而,村民们并不愿意听他的。在他们看来,老祖宗传下来的方法不会错,这个毛头小伙靠不住。   胡一茂明白,只有让乡亲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新种法才能行得通。于是,他筹集了3万元,与老支书王元平一起从信用社贷款5万元,承包10多亩土地,搞起了生姜良种新法示范基地。   “垄宽一米二,间距五十公分,姜头要向上,记得要里外消毒……”两人在地里按新法操作起来了。   种姜大户王德训不服气地说:“我种了一辈子的姜,你们那种搞法怕是行不通!”   胡一茂说:“老王,你敢和我打赌吗?你用老品种、老种法,我用新办法种,看看秋天哪块地收成好。”   收姜季节到了,胡一茂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