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看洛阳陌 光景丽天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看洛阳陌 光景丽天中   洛阳桥   古时,洛阳盆地河流密布,伊河、洛河、廛河、颍河,及众多毛细血管样的水系根须般蜿蜒虬曲。古人逐水而居,洛阳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应该是夏商周三代在此建都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有河就有桥,桥是河上的路。   最早的洛阳桥出现在哪个朝代?《河南府志》记载:洛阳七里涧桥也称旅人桥,在晋代京师建春门东七里的七里涧上。《水经注》里也提到这座旅人桥,大约建成于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中国最早的石拱桥了。   岁月苍茫,桥上走过多少南来北往的人?桥下的流水又流走多少岁月和往事?没人说得清。也没人想到,这座桥会和一位魏晋名士的名字连在一起。旅人桥建成20年后,竹林七贤的领袖,那位龙章凤姿名满天下的嵇康,在三千太学生锥心的恸哭中血洒桥畔。旅人桥不知何时塌毁了,但《广陵散》的绝唱却在岁月深处萦绕不散。   旅人桥之后,是名气更大的天津桥。   天津桥始建于隋,废于元。隋唐时,为连接洛河两岸的交通要道,十分繁华。   古人把洛水誉为“天汉”,即天河、银河,而帝都洛阳就是天帝的居所“紫微宫”,天河的渡口即天津,那么这座浮桥自然是“天津桥”了。隋末,天津桥被李密起义军焚毁。唐初在原址上重建,并改为石桥,仍称天津桥,又称洛阳桥。   天津桥北与皇城正门――端门相应,南与隋唐洛阳城南北主干道――定鼎门大街相接,桥上原有四角亭、栏杆、表柱,两端有酒楼、市集,行人车马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拂晓,漫步桥上,可见一轮弯月垂挂天幕,河岸杨柳如烟,河面波光粼粼,偶尔钟声悠扬,这就是“洛阳八景”之一的“天津晓月”。   洛阳城十万人家,天津桥长虹卧波,多少紫衣绿袍的骚客走过,他们留下了不同的诗,也留下了不同的故事。   在洛阳做官的孟郊走过。“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从长安来的李白走过,在桥头的董家酒楼饮酒作诗:“忆昔洛阳董糟丘,天津桥南造酒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在香山隐居的白居易走过。“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神。”   洛阳才子刘希夷走过。“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中。”   大历才子李益走过。“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晚唐诗人雍陶走过。“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屡次落第祸乱大唐的黄巢走过。“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杆看落晖。”   住在洛阳的理学家邵雍走过。“春看洛城花,秋玩天津月;夏披嵩岭风,冬赏龙山雪。”   这些诗,成为天津桥时尚、隽永、风雅、奇绝的装饰,也把天津桥濡染成一座文化的桥。   可惜,金代,洛阳桥毁于大火,断桥残础,渐渐湮没在河床之下。近代,吴佩孚在原桥址旁修桥一座,仍称天津桥,接续起千年的风雅。   隋唐宋元,天津桥,一座历史的T型台,记录着多少隋唐风月、宋元烟尘的历史演出。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天津桥悲情谢幕了,午桥悄然现身。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宋代西京洛阳的东南有座午桥,也许它并不奇伟,但与张继夜泊的枫桥一样,因了洛阳诗人陈与义的这首词,千百年来傲然横卧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河流上。   旅人桥、天津桥、午桥,都在洛阳,统称洛阳桥,但有趣的是,千里之外的福建泉州居然也有一座“洛阳桥”。   泉州洛阳桥,位于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原名“万安桥”,何以取名洛阳桥呢?   隋末唐初,社会动荡不安,大量中原人南迁闽南一带,看到泉州的山川地势很像故都洛阳,就以洛阳名之,于是,江为洛阳江,桥为洛阳桥,寄托了他们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泉州洛阳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被茅以升称为“福建桥梁的状元”。   桥南有为纪念北宋大书法家蔡襄建桥之功而建造的“蔡忠惠公祠”。祠中有两块大石碑,刻着蔡襄所撰的《万安桥记》。碑文之精炼,书法之遒丽,刻功之生动,被后世称为“三绝”。   泉州洛阳桥与北京卢沟桥,河北赵州桥,广东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洛阳潮声”,以其“潮来直涌千寻雪,日落斜横百丈虹”的壮观奇景,被称为泉州十景之一。   这座不在洛阳的洛阳桥,承载着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承载着东方建筑的精湛艺术,也承载着客家河洛郎的故乡情结。   旅人桥、天津桥、午桥、泉州洛阳桥,是横在洛水和洛阳江上的一支支横笛,流水样的岁月是它吹奏的曲子,那些让人慨叹千古的连通着历史、彰显着文明、刻录着苦难的尘烟往事,沧桑跌宕成一唱三叹的旋律。   现在的洛阳有很多的桥,龙门桥、瀛洲桥、西苑桥、牡丹桥等,其实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