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播期密度和施肥水平对糯高粱黔高7号产量及构成因素影响
播期密度和施肥水平对糯高粱黔高7号产量及构成因素影响
摘要:采用5因素5水平的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期、密度以及氮、磷、钾施用量对糯高粱黔高7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以及氮、磷施用量对产量和穗粒数有显著影响;密度以及钾施用量对产量和穗粒数影响不显著;播期、密度以及氮、磷施用量对千粒质量有显著影响,钾施用量对千粒质量影响不显著;随播期的推迟、密度及施肥量的增加,产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5个因素中,播期与氮施用量、氮施用量与磷施用量、氮施用量与钾施用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产量有显著影响;播期与氮施用量、氮施用量与钾施用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穗粒数有显著影响;播期与氮施用量、密度与氮施用量、氮施用量与钾施用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千粒质量有显著影响。5个因素与产量、穗粒数、千粒质量之间的回归关系极显著,拟合程度较高,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同时满足黔高7号产量大于6 300.00 kg/hm2、穗粒数高于4 500.00粒,千粒质量大于24.00 g,农艺方案为4月15―20日播种、密度为13万~17万株/hm2、施氮61.7~82.1 kg/hm2、施P2O5 76.1~104.1 kg/hm2、施K2O 61.9~82.6 kg/hm2。
关键词:播期;密度;施肥水平;糯高粱;产量;产量构成
中图分类号: S514.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01-0084-05
高粱(Sorghum bicolor L. Moench)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类作物之一,其产量仅次于玉米、小麦、水稻和大麦[1]。高粱抗旱性强,适应性广,是酿造白酒的主要原料,糯高粱是四川、贵州、重庆地区各名优白酒厂家的首选原料[2]。黔高7号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从贵州仁怀地方品种材料系统定向选育而成,是丰产性好、适应性强、成熟期早、抗性强、品质优良的酱香型白酒专用糯高粱品种,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鉴)定委员会鉴定。目前,黔高7号在贵州高粱种植地区已大面积示范应用,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其产量水平较低,增产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为实现良种与良法配套,本试验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期、密度、氮、磷、钾施用量对黔高7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期为黔高7号高产栽培的最佳种植方案提供技?g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糯高粱黔高7号;供试肥料为氮肥(N≥46%的尿素)、磷肥(P2O5≥12%的过磷酸钙)、钾肥(K2O≥53%的硫酸钾)。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3―2015年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土壤为黄壤土,有机质含量 21.61 g/kg,碱解氮含量75.68 mg/kg,速效磷含量 3.05 mg/kg,速效钾含量 95.67 mg/kg,pH值 5.08;地力均匀。采用5因素5水平的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因素为播期(x1)、密度(x2)、氮肥施用量(x3)、磷肥施用量(x4)、钾肥施用量(x5),试验因素水平见表1。试验共32个小区,小区面积9 m2(3 m × 3 m),人工直播,行距60 cm,种植5行,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地四周播种3行作为保护行,磷肥、钾肥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氮肥按50%作为底肥、50%作为追肥,于拔节期进行追肥,其他田间管理同常规大田。
1.3 测定项目
待籽粒80%~90%成熟时,对每个小区进行单独收获,脱粒风干后称质量、计产,然后折合成单位面积产量;于收获前3 d在每个小区的中间条带随机选择5株生长正常的植株,测定其穗粒数和千粒质量。
1.4 数据分析
由于2013―2014年2年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用2年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用Excel 2003和Surfer 8 软件整理数据和作图,用DPS v 3.01专业版软件,按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的标准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测;模型经检测显著后,进行主效应、交互效应分析和寻找最优方案。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试验结构矩阵及试验结果见表2。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穗粒数(r=0.974)、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73)。
2.2 产量对播期、密度及施肥量的响应
建立5个因素与黔高7号产量的回归方程:y=6 793.25+228.56x1+56.89x2-100.33x3-144.09x4-3071x5-226.45x12-135.70x22-162.64x32-207.70x42-229.97x52+17.03x1x2+119.96x1x3-38.96x1x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 10394-2020 光伏发电系统效能规范.pdf VIP
- NB╱T 10353-2019 太阳能发电工程太阳能资源评估技术规程.pdf VIP
- 历史古代名人宋玉人物介绍介绍PPT.pptx VIP
- 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DFMA.pdf VIP
- NBT 10323-2019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口装置测试规程.pdf VIP
- 甘肃省电力公司所属单位(部分)简介.pdf VIP
- 《网络侵权与法律责任》网络侵权案例分析与评析.pptx VIP
- NBT10298-2019光伏电站 适应性移动检测装置技术规范.pdf VIP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ptx VIP
- 新时代乡村文化治理现代化的三维审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