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奥运会传入近代中国历史进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奥运会传入近代中国历史进程

浅析奥运会传入近代中国历史进程   [关键词]奥运会,张伯苓,柏林,伦敦   [中图分类]K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0-0098-04      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896年举行,至1948年共举办14届,其中1916年、1940年和1944年因为世界大战未能举办。这个时期,近代中国逐渐认识、接纳并参与了奥林匹克运动。就这52年的历史来说,奥林匹克运动传入中国明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896年到1921年,这个阶段,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并接纳奥林匹克运动;第二个阶段从1922年到1931年,这个阶段,是奥运会传入近代中国的发展期;第三个阶段,从1932年到1948年,这个阶段是奥运会传入中国的相对成熟期。本文将分别就这三个阶段进行论述,不妥之处,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一、1896年至1921年是奥运会传入近代中国的萌发期      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的雅典举行,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中国是否收到了首届奥运会邀请还有争议,但中国先后错过了首届奥运会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并不影响奥林匹克运动逐渐传人中国,致力于教育救国的张伯苓一直关注增强国民素质问题。西方国家举办的体育盛会信息早就在他的视野和思考之中。1896年,首届奥运会举办不久,张伯苓通过美国朋友了解到了这一世界顶级体育盛会的情况。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在美国举办后,张伯苓更加关注奥运会。让国人了解奥运会、了解奥林匹克精神、参与奥林匹克运动成为他的心愿。1907年10月19日,张伯苓为参加天津第五届校际运动会取得优胜成绩的队员颁奖。在颁奖仪式上,张伯苓发表了演说,从天津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比赛联想到中国将来的体育运动发展,他随即提出了要组队参加世界奥运会的想法:“此次运动会的成功,使我对吾国选手在不久的将来参加奥运会充满了希望。去年雅典奥运会期间,虽然许多欧洲国家奥运选手技术水准很差,得奖希望渺茫,但他们仍然派许多选手参加。照此看来,我国应立即成立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队。”   此后,中国申奥问题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1908年5月23日,在伦敦奥运会举办前夕,《星期报》(英文名字为Tiensin Young Men)刊登了一篇名为《竞技体育》的文章,这篇文章开篇就提出:“再过几个星期,伦敦举行一次盛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有史以来最庞大的一次运动会。世界上没有一个运动会能与奥林匹克运动匹敌。”之后,该文简要回顾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的情况,并提及了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1896年复兴,并且提出:“尽管中国没有出现在伦敦奥运会的赛场上,中国到底要等多久才能产生一位真正有技术水准的选手在国际奥运会上得到奖牌呢?那可能是难以评价的问题。不过,只要我们有信心,相信那并不是一件难事。国家有责任发展体育,不只是派选手到雅典参加奥运,而且要积极争取二年一度的奥运会在中国举行。”   1908年,天津还曾经播放幻灯片,用以宣传奥林匹克运动,让中国人对奥林匹克运动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1908年10月22日,于南开学校举办的运动会颁奖典礼上,“由饶伯森先生用反光镜演射万国运动大会电影,由费君章云皋译讲,该会四年一次聚于希腊都城雅典,二年一次轮聚各国京都,本年大会系聚于伦敦”。中国人通过这种方式目睹了幻灯片中奥运会的风采。   此后,奥林匹克运动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并曾经在南京举办了近代中国首届全国运动会。经过四天的角逐后,上海区获得高等组总分第一,华北区获中等组总分第一,上海圣约翰书院获学校组比赛总分第一。足球冠军是华南代表队,篮球冠军是华北代表队。   中华民国的建立使中国的体育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13年,在张伯苓、王正廷等人和菲律宾青年会总干事布朗等人的倡导下,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举行。远东运动会,原名就叫“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现在“亚运会”的前身。当时亚洲明显落后于欧美,竞技体育水平也不高,举办远东运动会意在促进亚洲体育事业的发展,对各国运动员来说也是一个提高和锻炼的机会。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只有中国、日本和菲律宾三个国家的选手参加。1915年5月15日,第二届远东运动会在中国上海开幕。王正廷在开幕式上说,希望中国的体育能够从大都会向内地传播,让更多的中国人参与体育运动。而远东运动会的举办,则不仅让亚洲的体育健儿能够同台竞技,同时也成为更多亚洲选手参与奥运会的先声。王正廷呼吁,希望亚洲能够举办奥运会,让亚洲选手能够与欧美体育健儿在这里竞争。   中国发起和筹办远东运动会引起国际奥委会的关注,当第二届远东运动会在上海举行之际,国际奥委会发来电报,承认远东体育协会为国际奥委会在亚洲的区域性组织,并邀请中国参加1916年的奥运会和国际奥委会会议。然而,国际奥委会忽视了欧洲大陆的战争硝烟,第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