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良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在临床麻醉中应用
改良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在临床麻醉中应用
【摘要】 目的 研究并探讨改良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颌面、上(下)颌骨骨折、口腔肿瘤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 各25例。改良组进行改良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 对照组进行传统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改良组插管成功率为1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为8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可提高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成功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改良;套囊充气;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3.110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越来越多外科手术如口腔、颌面部手术日益增多, 相应地经鼻气管插管也增多, 且时常会遇到困难插管, 经鼻气管插管对此有帮助。但传统方法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成功率有待提高, 往往要借助喉镜、插管钳、纤维支气管喉镜等器械才使得插管成功。本院麻醉科应用改良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 即气管导管套囊充气引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50例颌面、上(下)颌骨骨折、口腔肿瘤手术患者, 其中男32例, 女18例, 年龄21~67岁, 平均年龄(45.7±12.4)岁。所有患者均进行择期手术, 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 手术包括牙龈肿物10例, 颌面手术5例, 上(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27例, 术前预测有气管插管困难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例。所有患者在研究前均对研究方法和目的有所了解, 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改良组与对照组, 各25例。改良组男17例, 女8例;年龄21~67岁, 平均年龄(45.6±12.7)岁。对照组男15例, 女10例;年龄22~66岁, 平均年龄(45.1±12.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材料:选用一次性透明聚乙烯气管导管5.5~7.0 F及一次性聚乙烯充气面罩。使用前检查套囊有无漏气, 并将导管前端1/3涂以灭菌的液状石腊油备用。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改良组患者进行改良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 具体内容如下:①插管前准备: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 阿托品0.5 mg;检查双侧鼻腔有无外伤史、狭窄、堵塞症状、呼吸通畅情况;选择一侧呼吸较通畅鼻腔, 在鼻前孔滴入1%丁卡因与1%麻黄碱混合液3~5滴, 促使黏膜血管收缩;以 1%丁卡因3~5 ml行咽喉部表面麻醉, 3~5 min后继以1%丁卡因1~2 ml行环甲膜穿刺注药, 嘱患者用力咳嗽, 使丁卡因药液均匀分布于气管黏膜表面及声门周围, 减弱气管导管对喉头、声门的刺激反应, 有利插管。再以灭菌液状石腊油棉签经鼻前孔插入并留置后鼻孔, 借以扩大润滑鼻腔, 同时探测了解总鼻道内部结构如鼻腔大小、弯曲度、深度, 以利选择合适导管为操作做准备。②监测:插管过程中均采用国产迈瑞9000多功能监护仪对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连续监测。③插管操作过程: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04 mg/kg, 丙泊酚1 mg/kg, 舒芬太尼0.2~0.4 μg/kg。此过程保持患者自主呼吸, 轻扣面罩吸氧。诱导10 min后, 取修正式头位, 由技术经验相似麻醉医师操作。插管时左手先将鼻翼外翻, 然后右手持气管导管插入鼻前孔, 与鼻纵线垂直, 沿鼻底轻柔缓慢经鼻总道出鼻后孔, 看导管进入深度, 继续插入到14 cm时, 可从导管口听到响亮的呼吸气流声, 表明导管前端已抵达咽部, 即将套囊充气15 ml, 继续推进导管, 当遇阻力并感有回弹且气流声较强时, 提示导管前端进入声门, 充气套囊已紧贴声门, 此时由助手快速抽出套囊内空气, 操作者并顺势趁患者吸气时推进导管。插管成功指标以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双肺听诊、目测胸廓运动、麻醉机呼吸囊随患者呼吸频率同步张缩来证实。确定导管到位后将套囊重新充气固定。对照组导管进入咽部, 套囊不充气, 其诱导方法以及操作过程同改良组。插管成功后按常规全身麻醉给药。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和一次插管成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改良局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临床价值.doc
- 改良岛状皮瓣在手部组织缺损与手指修复中临床应用.doc
- 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法在治疗小儿尿道下裂中应用价值分析.doc
- 改良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愈合性伤口研究.doc
- 改良布朗氏架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中应用.doc
- 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应用.doc
- 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doc
- 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价值.doc
- 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作用.doc
- 改良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效果探析.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