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尚任诗歌观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孔尚任诗歌观念

浅析孔尚任诗歌观念   摘 要:孔尚任并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的诗歌理论体系。他的一些关于诗歌主张的言论往往是零碎地散布在其诗、文、扎中。如果把这些零星的论诗言论综合起来加以分析,我们还是能够从中发现孔尚任对诗歌有着自己明确而独特的理论主张。本文试图通过其所包涵的内容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诗以地分;诗以载道;诗以言性情      一、诗以地分      孔尚任认为诗歌是以山川风土为根抵也就是说诗人作诗也要得山川风土之助,那么诗人也是以山川地域来划分其派别其风格的。或者说不同地域特色在诗歌创作中得到体现。他在《古铁斋诗序》中写到:“画家分南北派,诗亦如此。北人诗隽而永,其失在?F;南人诗婉而风,其失在靡。虽有善学者,不能尽山川风土之气。盖山川风土者,诗人性情之根抵也。得其云霞则灵,得其泉脉则秀,得其罔陵则厚,得其林莽烟火则健。凡人不为诗则已,若为之,必有一得焉。”他认为诗歌也像绘画那样,可以分成南北而派。而山川风物,则是诗人风格不同的根本原因所在。   他还进一步指出,好的诗歌都出于哪些地区。“考三代以来,江以东无诗,所谓楚风者,乃在方城、汉水之间。汉魏之言诗者,南弱而北盛,至唐宋始相均。近则吴越、七闽,家弦户诵,可谓南盛与北矣。然?F多斗靡,假人之意以为诗,虽盛犹若耳。”①“盖自明嘉、隆以降,江南北俱习绮靡曼衍之作;其后西江中州诸子出,乃纯以气行,若奔马之奔马之不能御也。近则淮南雷伯、王筑夫、陆悬圃辈,起而矫之,缓步徐行,法脉条畅,然骨有余而体不足,生亦笑之为瘦客。”②“吾阅近诗选本,于吴越得其五,于齐、鲁、燕、赵、中州得其三,于秦、晋、巴蜀得其一,于闽楚、粤、滇再得其一,至于黔、贵则全无之。虽天之生才,其聚散多寡之数,不可得知,大抵诗之所在,即才之所在也。”③“盖诗之为道,有渊源焉,有钟萃焉。昔毛苌善说诗,自谓得子夏之传,而实亲授于毛亨,世谓大毛公、小毛公是也。山涛之祖为柴墟先生,著作宏博,脍炙海内。今山涛又步其武,岂非大储、小储,渊源有自乎?唐诗人以李、杜为冠,李为蜀人,杜亦寓蜀。今海陵黄、邓,祖孙父子亦能诗,岂非地之钟萃,各有独异乎?”④   孔尚任力倡“诗以地分”,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并非毫无道理可言的。自古以来,诗人们都是互相唱和,常常形成许多诗人聚集在某一地区的现象,而清朝尤其如此。所以形成了某地以某种特定的风格为主,当然,这并不排斥该地区还有其他风格的存在。      二、诗以载道      孔尚任主张学诗必先闻道,“道”重于“辞”,主张“道”与“辞”的统一。他在《花屿堂稿序》中说道:“人生最足惜者,不闻道也。不能以文辞见长,不足惜也。读古人经书,学其道也,不能学其文辞,而道自在也。今人或止效其文辞,不闻其道,或即以文辞尽乎道,于是道与文辞判为二。久之文辞不本于道,而道废,道废而文辞亦不能孤行,虽文士如林,篇什相尚,识者概谓其不足观也。……夫道在是而文辞即在是,岂非学道之功即学诗之功,而闻道之人即闻诗之人乎?”他这里所说到的“道”,从宏观上来看,指的是“忠孝仁义”的圣人之道;从微观上来看,则是指诗歌不能空洞无物,要有内容,要有所寄才行。   首先,作为儒家鼻祖孔子一脉相承的传人,孔尚任自然是把尊孔崇儒视为自己光宗耀祖义不容辞的责任的。所以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仁义”当然是在诗歌创作中首先应该考虑的。   其次,孔尚任主张作诗应言之有物,不能只在文字上下功夫。从学诗开始就应该领会诗中之道,而不应该单纯的只是简单的背诵其文辞。“其所谓学夫诗者,亦但记其篇什,是诵诗非学诗也。夫诗之可诵,以其有微言妙义也。”⑤学诗不能诵诗,而要学习诗中的“微言妙义”。这里的“微言妙义”既是指诗人的思想,诗歌的内容。孔尚任进而感到内容充实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才能够被流传下来。“尝考古身隐直流,虽不以文辞表见,而微言妙义,无端发为歌吟。盖直谏不得,而变为冷讽,冷讽不得,而?之慷慨。单词片语,悠然隽永,往往为独行自好者所传诵,皆诗之类也。”⑥是啊,孔尚任在诗中经常提到的嵇阮、陶渊明等人的诗歌中虽无天下之大道,但却因其诗中之“微言妙义”而得以广为传诵。“谢安之屐也,嵇康之琴也,陶潜之菊也,皆有托而抒其癖者也。”⑦这里的“微言妙义”是指诗人们在诗作中所寄托的精神、品格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盖人生百年以内,莫不有所寄也。处寄中而不知为寄,譬则蚁之居柯也,风之在?也。朝有为而夜有思,得失因为而成,忧乐缘思而起,熟知得失忧乐之外,自有所为境界者乎?”⑧作者要有所寄,要有思想,这是孔尚任“诗以载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孔尚任反复强调道重于文、学诗应先闻道,写诗要言之有道的重要性。无论是阐发圣人之道还是一己之道,只要诗中有道,则其诗必传。      三、诗以言性情      这是孔尚任诗论的一个重要方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