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然神学智能设计论兴起及其对科学理论挑战.docVIP

新自然神学智能设计论兴起及其对科学理论挑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自然神学智能设计论兴起及其对科学理论挑战

新自然神学智能设计论兴起及其对科学理论挑战   [摘要]在美国诞生的“智能设计论”有着和自然神学相似的立场――它强调自然选择理论不足以解释生命世界的复杂,断言这一切只能出自智能的设计,甚至认为智能设计论可以取代进化论,进入公立学校的科学课堂。这样一来,它与科学理论究竟是什么关系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科学理论具有预测功能,科学预测和对智能的预言是两回事,而进化论的表现同一般科学理论完全一致;科学理论追求某种简单性,从最佳说明的标准来衡量,科学理论追求的简单性不可能包括智能的原因;智能设计论强调复杂就意味着设计,而从生物学角度分析“醉汉走路”表明,在复杂性的最低点,进化只能变得更复杂,但离开最低点,复杂性的趋势随时可以停止。如此看来,智能设计论不是科学理论,它不过是一种新的自然神学。   [关键词]智能设计论进化论科学预测 复杂性 最佳说明   [作者简介]黄艳(1982―),女,上海市人,上海市崇明县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主要从事科学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09)12―0050―08      自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以来,物种及其适应性状的起源乃至整个生物界的和谐有序无须再借助上帝的出场,因为自然选择理论就可以解释这些现象。鉴于传统的自然神学几乎就是基督教教义的一部分,显然它难以与货真价实的科学理论――自然选择理论相抗衡,于是在美国,自然神学以一种新的面目――“智能设计论”来出现。据说,这是一种科学理论,甚至可以替代自然选择学说。      一、“智能设计论”的缘起      1991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教授詹腓力(Philip E.Johnson)出版了《审判达尔文》一书,这标志着“智能设计论”在美国首次亮相。由于智能设计论出现的时机恰逢“要求在美国的公立学校开设创世论课程”一系列官司的失败,这一时间上的巧合使智能设计论又被称为“地下创世论”或“创世论2.0版”。人们普遍认为,智能设计论的重点不在于关注最早能够自我复制的生命体如何产生,而在于指出进化论在解释生命的惊人复杂性时所具有的缺陷。   也许是出于一个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兴趣,詹腓力在《“审判”达尔文》一书中的主要工作是审视现有的科学证据,从而质疑“进化乃事实”的观点。用他的话来说:“我的目的是考验科学本身的证据,并且审慎地明辨证据本身的意义和宗教或哲学方面的偏见……我要明察的是达尔文思想是否基于公允客观的科学证据;达尔文主义是不是另一种变相的原教旨主义。”需要指出的是,詹腓力之所以提出“智能设计论”,与其说是出于要理解生命的复杂性这一科学愿望,还不如说是为了捍卫上帝的地位这样一种使命感――因为他发现,越来越多的公众逐渐接受一种纯粹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他把智能设计论比喻为能够劈开木材的“楔子”,寓意智能设计论能把科学从“无神论自然主义”的枷锁之中解放出来。其目的是“要把社会公益事业(主要是教育)置于宗教教义的基础之上,从而复兴美国文化”。因此,公正地说,智能设计论自其诞生之初,就并非出自科学传统。   自然界呈现出来的复杂性暗示了一个设计者的存在,这个观点源远流长,在威廉?佩利(Wil―liam Paley,1743―1805)的自然神学中更是达到高峰。这里要强调的是,今天的“设计”早已被“皇帝的新衣”装扮一新,这件“新衣”就是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迈克尔?J?贝希(Michael.J.Be―he)在其著作《达尔文的黑匣子:生化理论对进化理论的挑战》中,表达了他对分子机制“不可降低的复杂性”的敬畏。以人类的凝血机制为例,要使其发挥功能,必须有若干部分的相互配合,而自然选择显然无法解释作为一个系统起作用的现象――从自然选择的观点来看,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对于一个具有不可降低的复杂性的系统,其功能却只能处于“有”或“无”两种状态。贝希由此断定:如果一个系统具有不可降低的复杂性,则这个系统就不能用自然选择理论进行解释,于是只能求助于智慧设计。“这些系统的设计并非依据自然法则,也不是出于偶然性或必要性,说得确切些,它们是计划的产物,地球的生命从其最基本的水平,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讲,是智能活动的产物。”   威廉?邓勃斯基(William Dembski)在其《理智设计论――科学与神学之桥》一书中,阐述了他对智能设计论的看法:“智能设计论(在该书中,被译为理智设计论)是为了说明复杂,富有信息的生物构造,智能原因是可经探测的,即存在明确的方法,使我们能够根据世界的观察特征可靠地区分智能原因和无目的的自然原因。”威廉?邓勃斯基的立足点是“具体的复杂性”。他认为用复杂性――具体性的标准来推断设计,等价于探测复杂具体的信息,只有具体的复杂性才能产生信息。那么,如何证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