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经验总结.docVIP

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经验总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经验总结

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经验总结   【中图分类号】R722.t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1-0-01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的60%一70%。由于临床研究限制,为弄清缺血性卒中的演变过程和干预措施疗效观察,探寻缺血性卒中的形成机制和防治策略,建立最接近人类脑梗死的理想动物模型尤其重要。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被普遍认为是局灶性脑缺血的标准动物模型[1]。在脑缺血动物模型制作的研究中,用大鼠建立MCAO脑缺血的动物模型最为合适。制备MCAO模型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光化学法、三氯化铁法、线栓法、自体血栓法、电流损伤法、自发性MCAO法等[2]。由于线栓法具有不开颅、效果肯定、易操作等优点,是常用的模型制备方法[3-4]。但该方法仍存在技术要求高、模型差异性大、动物死亡率高等缺陷。因此,如何建立稳定、可靠、重复性高的MCAO动物模型成为目前函待解决的问题[5]。造模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微小的操作技巧也许就决定着实验最终的结果,谨以自身经验告之,希望让该科研课题的实验工作者有所收获。下面将主要从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护理三方面进行详细讲述。   1.术前准备   1.1 实验大鼠的选择   有学者认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成功与合理选择实验动物有关[6-8],首先是性别,实验应选用雄性SD大鼠,有研究表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关系。雌激素可减轻脑缺血的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包括增加脑血流量,阻滞兴奋性神经毒性损伤,舒张血管等作用[9]。其次是体重,大鼠体重的选择十分重要,它决定着大鼠血管直径的大小,在适应性喂养约1周时间后,根据制作的线栓头端的直径大小,来大致估算大鼠血管直径的范围,最后选择相应体重的大鼠进行实验。若体重过轻,线栓直径相对较大,易损伤血管;反之,则会因堵不住血管而出现持续性出血,造模失败。我们实验选用的线栓头端直径约0.36mm,大鼠体重250-280g,通过试验发现,在进食情况下,体重达280-290g的大鼠禁食不禁水12小时后,体重若维持在260-270g范围内,血管直径状况最适宜。   1.2 实验材料准备   在实验材料方面,除了药物,动脉夹、显微镊及结扎线的选择直接决定着造模的操作时间和成效。首先,动脉夹最好选用内侧有防滑齿的,防止脱落;动脉夹不宜过大,影响操作。其次最好配备显微镊,可用于分离血管及血管外膜;最后在结扎线的选择上,最好购买两种结扎线,粗线用来结扎大血管如颈总,不易损伤血管,在解线时更方便,细线用来结扎颈外断端及线栓口,这样线栓更好转弯,扎线的松紧更好掌握。   2.术中操作   2.1 麻醉   选择适宜体重的大鼠,术前禁食不禁水12h,取出大鼠,用10%水合氯醛进行腹腔麻   醉,计量按照3.5mL/kg,腹腔麻醉时注意角度及进针深度,避免注射到皮下。麻醉后5-10分钟,以指掐大鼠尾巴没有挣扎为准。   2.2 分离血管   将大鼠取仰卧位固定于鼠板上,头端朝术者,持无齿镊牵拉大鼠舌前部到一侧口角处,剃除颈部毛发,碘伏、酒精多次消毒颈部。以正中线行纵向切口,切口不宜过于靠近下颌,长度约1.5cm,用弯镊沿切口行钝性剥离,剥离皮下筋膜、肌肉及甲状腺,用拉钩将皮肤及肌肉拉开,充分暴露。尽量将气管两侧的组织分离干净,暴露颈总,沿气管右侧(笔者实验为右侧)进行血管分离,并仔细将颈总动脉上附着的筋膜全部分离,用弯镊从血管下面向两侧分离,直到看到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分叉,切记小心与颈总伴行的迷走神经,由于个体差异,有些大鼠的迷走神经会横跨颈总后再向下行,要注意尽量少的刺激迷走神经,利用筋膜将其分离开。   2.3 结扎   利用拉钩充分暴露CCA、ICA、ECA,注意分清ICA和ECA,大鼠的颈外和颈内的分布与人类有所差异,近似于上下分布,颈外在上偏内,颈内在下偏外。用手术线分别穿过CCA、ICA、ECA做备用,在CCA尽量靠近心脏的方向用粗线结扎,活结,充分剥离ECA,在ECA靠近头端处打死结,靠近分叉处放置一细结扎线备用。用微动脉夹尽量远离分叉口夹闭ICA,颈内动脉的结扎是暂时的。   2.4 插线栓   在ECA距分叉处4mm处,用显微剪头朝下剪一弧行小口,此时注意是否有血持续渗出,若有,表示结扎不牢,可尝试拉紧结扎线,切记此时不能松开动脉夹,否则会造成大出血。接着夹持线栓由ECA上的切口向分叉方向插入,左手可提拉起ECA头端地结扎线固定血管,镊子夹太紧会使线栓头变形。待鱼线进入CCA后放手,然后用备好的结扎线栓紧切口,注意不能越过O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