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技术语境下展示设计空间与形态渐进发展
新技术语境下展示设计空间与形态渐进发展
本文从新技术语境视角,探讨新技术对当代展示设计的融合与渗透,使当代展示设计形式语言产生了新的变化、显露出新的特征,以及其对当代展示设计形式语言的渐进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并对展示设计学科的未来发展进行反思。
引言
现代展示艺术设计,从1851年的第一届“水晶宫”世界博览会举办开始,在其建筑和展品上就深深地烙上了新技术的时代印记,使其成为前沿科技理念与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展示设计的风向标,也为后来的建筑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设计等实用艺术形态指明了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发展方向。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后,网络技术、交互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字控制技术等新型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样也被设计师们迫不及待地纳入到展示设计的创意过程之中,用于丰富设计语言和表现手法,为设计创意提供了更多可能。在此背景下,本文着重探讨新技术对当代展示设计的融合与渗透,对展示设计形式语言渐进发展的作用,并重点论述其中空间与形态两个形式要素的新变化。空间、形态是各种类型的展示设计都无法回避的、必要的形式设计元素,其原因在于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体系的早期构建,主要源于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等起步较早、发展相对完善的相关设计专业,这是展示设计学科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留下的痕迹,也是众多设计学科交叉、渐进发展的共性特征。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对展示设计学科未来发展的反思。
空间――被颠覆的界限
空间是展示设计的第一要素,它为人与展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赖以存在的场所。从本质上讲,展示空间的概念继承了建筑学的狭义空间理论,是指运用各种物质要素或界面进行限定后构成的特定区域与场所。在体积上,它表现出三维的特性;在空间间隔与空间组合上,表现出时间的特性;在使用上,表现出明确的功能占有性。因而,展示设计的空间概念也具有物质要素(界面)限定后的传统特性:即时空性、确定性和静止性,其功能占有性方面表现出了更明确的指向性,体现为容纳和呈现展品的空间功能特性,我们可以把其称作实体空间,以区别于虚拟空间。虚拟空间是指通过影像建立的非真实空间,是对实体空间的模仿或模拟,它也同样具有实体空间的部分特性与表象,可以通过屏幕实现视觉上的三维特性、通过音乐旋律实现时间特性,从而营造出虚拟的时空效果,但是,在真实性方面,它与实体空间仍然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和易于区分的界限。随着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在展示设计中的普遍运用,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的关系和界限都开始变得颇为复杂,其主要表现为两个层次的发展变化:一是虚拟空间的真实感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二是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的界限被彻底颠覆。在由意大利建筑师马里奥?贝里尼(Mario Bellini)主持设计的博洛尼亚历史博物馆(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BOLOGNA)的虚拟剧院中(图01-04),就使用了CINECA公司运用混合现实技术专门为其定制的裸眼3D短片,通过大型投影设备投射到约15米高的宏大建筑空间中,并交替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投射技术,它们是传统的二维投射技术和三维投射技术(3D Projection Mapping)。在二维投射阶段,影像、图形与大厅中墙壁上的建筑构件完美组合,成为原有歌特式建筑装饰图形的有机构成部分,并对原有的歌特式装饰风格进行了全新演绎。在三维投射阶段,三维投射技术克服了建筑空间中梁、柱等构件的凹凸不平产生的视觉偏差,在大厅各个实体表面神奇地融合为一体,并将构成空间的参照物――梁、柱等建筑构件消隐在观者的视线里,大厅自然也就变得虚无,投射影像更加凸显。在大厅中央则是运用全息技术360度呈现著名的“伊特鲁里亚陶棺”,短片以其为中心,伴随着漂浮在空中的旋转的陶棺,场景中展现了一幕幕令人难以置信的震撼人心的考古遗迹,使人仿佛置身于真实的伊特鲁里亚墓穴之中,追忆着伊特鲁里亚艺术的辉煌过去,淡化了实体空间的存在,完全沉浸于一个真正的、令人兴奋的伊特鲁里亚墓穴的独特体验中。从该作品可以看出,虚拟现实技术和混合现实技术,使实体空间在艺术语言、展示氛围等方面都有了丰富的变化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沉浸感和震撼感。同时,它通过与实体空间的恰当融合,摆脱了虚拟影像赖以成像的介质――幕布,从而使传统空间的时空特性、确定特性、静止特性变得颇为复杂,彻底颠覆了虚拟影像空间与实体空间之间的界限。从设计角度而言,这无疑会对展示空间的呈现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达到进一步拉近空间环境与观者之间距离的目的,使传统的对话方式转变为一种“沉浸式对话”,有利于观众对空间的理解与体验,拓展并延伸了传统的空间概念和功能。
形态――不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五恒系统方案书.pdf VIP
- 全套干扰峰分析图解析.docx
- 第十五讲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pdf VIP
- 种植施肥机械——栽植机械(水稻钵苗栽植机械)课件讲解.pptx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施工技术管理措施.doc VIP
- 第六章维生素与辅酶.ppt VIP
- DB65T 4063-2017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沙障技术技术工程.pdf VIP
- 2026江苏辖区农村商业银行泗阳农村商业银行校园招聘1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种植施肥机械——栽植机械(水稻插秧机)课件讲解.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