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语语气前现代研究引进与诠释
日语语气前现代研究引进与诠释
提 要:日语语气的前现代研究与当时日本语言学的研究背景密切相关,是在引进西方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日语国语学研究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前期研究的重点主要是以陈述概念为中心,各语言学家确立了自己的理论,代表人物主要是山田孝雄和时枝诚记。双方围绕陈述概念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论争。日语语气的前现代研究,主要功绩在于恢复语言的主体性,提倡对主观意义的研究。
关键词:陈述;语言主体;主观意义;词辞论;陈述论争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8)04-0100-3
A Probe into the Premodern Study on the Tone of Japanese:
Introduction and Exploration
Liu Li hua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Harbin 150080, China)
The premodern study on the tone of Japanes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hen background of Japanese linguistic research, which is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academic thoughts and research methods, together with the study on Japanese as native language. In the early stage, the research focused mainly on the concept explanation. Linguists established their own theories, and the representatives are Yamada Yoshio and Tokieda Motoki. A heated discussion was made concentrating on the illustration of concepts.The premodern study on the tone of Japanes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recovery of the dominant role of language, and laid emphasis on the research on subjective meaning.
Key words: statement; dominant role of language; subjective meaning; discussion on statement
句子的研究有主观意义研究和客观意义研究两种。从前大多关注客观意义研究而忽视主观意义,同时形式学派也占据着相当的地位。无论就语言的本质还是语言的使用来说,人都是最重要的因素。人(说话人和受话人)在语言当中体现为主观意义,以说话人为中心的意义就是语言的主观意义。目前,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正从以客观意义为中心转向以主观意义为中心。就日语句子而言,说话人主观意义的研究体现为语气研究。本文以日语句子为研究对象,主要关注日本现代语言学之前的语言学界(以下称为前现代)对语气的相关研究。
1 日语语气前现代研究的背景
“语气”一词源自瑞士语言学家巴利(Charles Bally)的术语modus, 在日语中的相关概念有「ム?`ド」、「モダリティ?`」、「法」等等,现在一般统一称为语气(モダリティ?`)。日语语气研究的萌芽和发展是与当时日本语言学的研究背景密切相关的。
明治时期,由于西欧近代科学的引进,日语学性质有所更新,这是日语语法学史和语法思想史的转折期、更新期。此时建立了系统的逻辑体系的学问,语言学不再是国学和文献学的手段,而由从属地位进入独立研究时代。日本语言学对近代各种倾向进行反省、批判以及再认识发展到今天。
明治前期的历史巨变,不单是指社会和政治领域的变革,也指在学术、文化领域发生的空前的变化。从西欧传来的语言学、语法学、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等,还有自然科学成果的引进和移植,使语法研究从根本上产生了动摇,日语学、语法学为了更新和再出发也必须进行改革和重建。首先要引进的就是西洋各种学说的研究成果,即学术体系和学术思想。此外,还要引进现成的西欧学术的方法论和思想,从中按照自己现代化的需要来进行诠释和改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