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较分析歌剧魅影三个经典版演唱
比较分析歌剧魅影三个经典版演唱
[摘要]随着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单纯的音乐已不足以表达人们的寄托,于是,音乐剧的诞生开拓了音乐戏剧发展的新领域。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创作的音乐剧《歌剧魅影》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其中1986年的首演、2004年改编的电影版和2011年“25周年纪念音乐会”是其中的三个经典版本,不同演员的演唱体现了歌唱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音乐剧之所以征服了世界,归根结底是由于它的“借鉴”、“创新”。而这一点,恰恰也是我们从事音乐艺术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关声和音乐剧的发展相辅相成,需要的演唱者不断地丰富音乐知识和演唱技能,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的情感,用心一边感受一边演唱,所谓“音由心生”,才能使这些旋律不是按一定节奏堆积起来的音符,而是一个个鲜活的被创作者赋予了艺术生命的灵魂。
[关键词]音乐剧,关声唱法,通俗唱法,跨界演唱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1-019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1-091 [本刊网址]http:∥
随着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发展,从早期的格里高利圣咏到意大利牧歌,从清唱剧到康塔塔,从协奏曲到交响曲,从歌剧到音乐剧……人们把自身的情感与生活越来越多的寄托于音乐,通过不同的音乐形式抒发于众。于是,音乐剧的诞生,开拓了音乐戏剧发展的新领域。
音乐剧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集音乐、歌曲、舞蹈与对白于一体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由喜歌剧、轻歌剧演变而来。美国百老汇和伦敦西区共同具有音乐剧发源地的意义。美国音乐剧多为上演英国音乐剧作品,因为北美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且受到来自欧洲移民者的影响,无形中丰富了美国的文化内容,很快便创造出属于自己本土特色的音乐剧。英国音乐剧尽管起步较早,但却一直亚于百老汇音乐剧的繁盛,直到20世纪70年代,英国音乐剧以更加唯美的形式创造出不同于美国风格的经典作品,令世界瞩目。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便是此时最为显著的佼佼者。出生音乐世家的他,有着结实的艺术基础,他创作的多部音乐剧都颇受好评至今备受瞩目,《歌剧魅影》则是他众多作品中的经典,也是史上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音乐剧《歌剧魅影》改编自法国小说家加斯东?勒鲁(Gas-ton Leroux)的同名小说,内容讲述了一个容貌丑陋,但极赋音乐才能的剧院幽灵(Phantom)爱上了年轻貌美的女演员克里斯汀(Christine Daae),向她投入自己全部的爱意,并且不择手段地把克里斯汀培养成为剧团的首席红伶。可是剧院幽灵并没有得到爱神眷顾,他的心上人心有所属,与恋人双双远走高飞,剧院幽灵的愿望最终化为泡影。这个故事经过韦伯则改编成为当今不朽之作。1986年,音乐剧《歌剧魅影》在伦敦首演大放异彩。从《歌剧魅影》后,真正的“戏剧音乐”焉然确立,甚至跨越了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之间的鸿沟使之并存发展于音乐剧的表演和歌唱中。
1986年《歌剧魅影》的首演由迈克尔?克劳福德(MichaelCrawford)、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分别出演剧院魅影和克里斯汀的角色。已经四十五岁的迈克尔?克劳福德成功地加入通俗唱法将幽灵的孤独与阴暗诠释得淋漓尽致。在“The Music of the night”的演唱中,克劳福德的歌声饱含深情,平滑优雅,高音穿透力极强。莎拉?布莱曼是这部音乐剧的女主角,“克里斯汀”则是韦伯为她量身订做的角色。莎拉?布莱曼将“古典”和“流行”完美的结合,她将美声流派和通俗唱法相结合,通过不同音色的交织与转换,发挥了自身的特质,同时具备了美声的华丽圆润,音质纯净、通透和通俗唱法的个性、时尚演绎。在“The Phantom of the Opera”这个唱段里,她起初用流行唱法,到了歌曲的高潮部分又转换成传统式的抒情女高音,声音犹如银针抛入云霄般明亮而不失柔美。这种融合让古典充满了时尚气息,让流行焕发出真实生命的力量。
意大利的美声唱法以发声自如,声音连贯,音色优美为特征,要求气息通畅流动,声音共鸣高位置,要打开喉咙同时保持喉头稳定,声音明亮吐字清晰。旋律中音与音的连接均匀而灵巧,装饰音精致而优雅。而流行唱法因为演唱的歌词更接近大众的情感和生活,其创作出的歌曲音域相对于古典声乐作品要窄,着重反映普通人的心态,具有平民化、接近生活等特点,一般不像美声唱法那么地追求高位置共鸣和音量,不过分偏向于技巧,更多地追求自然动听,简单上口,所以易于流行。莎拉?布莱曼可算是世界古典跨界唱法的历史革命者,结合二者于一体,开创了“通俗美声唱法”的先河。
2004年,美国导演乔?舒马赫(Joe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