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长孙皇后在贞观之治中作用
浅析长孙皇后在贞观之治中作用
摘 要:长孙皇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她在构建“贞观之治”这一治世工程中表现出了卓越见识与非凡智慧。
关键词:长孙皇后;“贞观之治”;唐太宗
中图分类号:G6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9)10-0127-02
唐太宗是一位名冠古今、声震遐迩,家喻户晓、孺妇皆知的历史人物,唐代贞观年间他与朝臣同心戮力,殚精竭虑,精心打造的堪称古代治世社会的样板工程“贞观之治”,更是为古今哲人雅士津津乐道、赞不绝口。然而在开创这一治世华章的进程中,不应该忘却一位特殊而举足轻重的人物,她为该工程的铸就竭尽心力,贡献智慧,这便是唐太宗的“贤内助”长孙皇后。
一、厉行节俭,率先垂范
“俭以养德”。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古代治世的重要表现和应有之义。贞观时期之所以能够出现“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1]185的良好社会风气,固然是作为创业之君的唐太宗充分鉴取隋亡惨痛教训,大力倡导和积极培育的结果,但同时也与长孙皇后的厉行节俭和率先垂范密不可分。据《旧唐书?长孙皇后》记载:“后性尤俭约,凡所服御,取给而已。”[2]2164此即是说长孙皇后在衣食生活方面严格按规定行事,决不滥用权势恣意妄为。长孙皇后何以如此,除了其“俭约”心性使然,更深层次的用意在于母仪后宫,垂范天下。“训诸子,常以谦俭为先”,[3]6120太子李承乾乳母遂安夫人经常于长孙皇后面前抱怨“东宫器用阙少”,[2]2166“请增东宫什器”,[4]3471长孙皇后不允,进而晓之以理:“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2]2166
尤为难得的是长孙皇后对自己后事的安排,更是体现了其高风亮节、不凡识见和深远用意。贞观10年(636)6月,长孙皇后病危,太宗前来与其诀别,她向太宗谈及关于自己的葬仪的想法:“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葬。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2]2166中心意思就是薄葬。太宗从其请,并勒石“使百世子孙奉以为法”。[3]6122―6123在长孙皇后的启发下,翌年(637)2月太宗下诏,谈到自己的“身后之日”问题,为了免除“劳扰百姓,崇厚园陵”,要“务从俭约,于九?局?山,足容棺而已”,[2]47同时要求“王公以下,爰及黎庶,自今以后,送葬之具有不依令式者,仰州府县官明加检察,随状科罪。在京五品已上及勋戚家,仍录奏闻”。[1]188
不言而喻,长孙皇后的言行作为对于贞观时期形成以节俭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社会风尚,无疑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二、支持进谏,巧妙进谏
虚怀纳谏是唐太宗迥异于古代其他政治家的突出品格,“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2]63激浊扬清,政治清明也是作为治世的“贞观之治”不同于古代其他治世而彪炳史册的显著特点。这些固然与唐太宗鉴于隋炀帝拒谏饰非,独断专行,致使众叛亲离,国破身死的惨痛教训而刻意的结果,但也与长孙皇后支持百官进谏,巧妙进谏,遗嘱太宗纳谏分不开的。
长乐公主是太宗与长孙皇后所生女儿,“太宗特所钟爱”。贞观6年(632),长乐公主将下嫁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亲上加亲,复以“太宗特所钟爱”,于是,太宗“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即高祖女永嘉长公主)”。对此,魏征表示反对,上书太宗:“惜汉明帝时,将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于先帝子乎!’然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差,义无等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2]2165太宗征询长孙皇后意见,她感慨地说:“妾亟闻陛下称重魏征,不知其故。今观其引礼义以抑人主之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曲承恩礼,每言必先候颜色,尚不敢轻犯威严;况以人臣之疏远,乃能抗言如是,陛下不可不从。”[3]6095不仅欣然同意魏征意见,而且提醒太宗“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2]2166又“遣中使赍钱四百缗,帛四百匹以赐征”,并告诉魏征:“闻公正直,乃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秉此心,无转移也。”[3]6095―6096以此来支持和鼓励臣下进谏。
长孙皇后不但支持和鼓励臣下进谏,同时又以巧妙的方式进谏。有两件事尤为典型,一件事是:太宗曾有一骏马,“无病而暴死”。太宗便迁怒养马宫人,“将杀之”。于是,长孙皇后劝谏道:“惜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怒遂解,又感慨地对房玄龄说:“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