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氟比洛芬酯联合碳酸利多卡因盆腔冲洗及创口浸润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氟比洛芬酯联合碳酸利多卡因盆腔冲洗及创口浸润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联合碳酸利多卡因不同方式给药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全麻下腹腔镜妇科手术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三组,对照1组手术完毕静脉注射100 mg氟比洛芬酯;对照2组手术完毕以100 mL 0.35%碳酸利多卡因进行盆腔冲洗,并以10 mL 0.87%碳酸利多卡因局部浸润腹部切口;观察组联合应用对照1组及对照2组的方法。比较各组患者术后1、4、8、12及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镇痛药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术后1、4、8、12、24 h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进行妇科手术后给予氟比洛芬酯联用碳酸利多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包括盆腔冲洗以及切口的局部浸润)较两者单独用药可使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显著减轻,使术后继续使用镇痛药减少,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术后镇痛; 碳酸利多卡因; 氟比洛芬酯
在腹腔镜下进行的妇科手术对于术后采用何种镇痛方案以减轻患者疼痛临床上仍存有争议[1]。氟比洛芬酯属于一种新型的经脂微球包裹的一类非甾体类的抗炎药,具有靶向聚集炎性反应和手术切口等部位的药理特征,主要通过使前列腺素的合成被抑制而产生镇痛的作用[2]。碳酸利多卡因这种新型局麻药是经碳酸氢钠与盐酸利多卡因于CO2饱和时而制成,其pH值较盐酸利多卡因有所增加,使酸性体液对神经的刺激作用削弱,可在术中随着CO2的逸出其pH值仍会增加,进而使术后患者的疼痛随之减轻[3]。本研究评价氟比洛芬酯联合碳酸利多卡因不同方式给药对腹腔镜下妇科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择期行全麻下腹腔镜妇科手术的90例患者,ASA Ⅰ~Ⅱ级,年龄25~53岁,身高153~170 cm,体重45~71 kg。排除标准:(1)手术时间90 min者;(2)平时口服镇痛药物者;(3)肥胖(体质量指数30 kg/m2);(4)有药物过敏史及胃十二指肠溃疡史;(5)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史;(6)出、凝血功能障碍者。本研究得到本院伦理委员批准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各
30例。各组患者一般情况、术毕至拔管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麻醉方法 患者麻醉前未给予任何用药,入手术室后常规给予心电图、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麻醉诱导:给予0.5 μg/kg舒芬太尼、2 mg/kg丙泊酚静脉注射,在患者的意识消失后接着给予1.5 mg/kg琥珀胆碱,在气管插管操作完毕后给予5 mg顺式阿曲库铵,术中患者实施机械通气并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处于35~45 mm Hg(1 mm Hg=0.133 kPa)。
麻醉维持:给予5~8 mg/(kg?h)的丙泊酚及0.2~0.3 μg/(kg?min)的瑞芬太尼维持,并视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对丙泊酚以及瑞芬太尼的剂量做相应调整,肌松药物则不再追加。术毕缝合切口时均预防性静脉注射0.3 mg的雷莫司琼;术毕缝合切口前停用丙泊酚,待患者潮气量300 mL、呼吸频率10次/min,意识及肌张力恢复可按指令进行睁眼及握拳动作时,再将气管导管拔除之后进入麻醉后恢复室。
1.3 镇痛方法 各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标准四孔法完成手术。对照1组术毕气腹放气时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静脉注射。对照2组术毕气腹放气前以0.35%浓度的碳酸利多卡因100 mL冲洗手术部位的子宫或卵巢的表面以及盆腔的腹膜,冲洗完成后让碳酸利多卡因在腹腔再停留约10 min,然后用吸引器将冲洗液吸除干净后再给患者的气腹放气;缝合切口前使用0.87%浓度的碳酸利多卡因10 mL对术中腹腔镜操作的4个孔实施局部浸润,其中脐部孔给予7 mL,其余3个孔给予3 mL。观察组联合应用对照1组及对照2组的方法,药物浓度及剂量均相同。术后患者在恢复室中如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时,给予舒芬太尼5 μg静脉注射进行补救,在必要时可选择重复注射;如患者回病房后疼痛的VAS评分4分时,常规给予曲马多100 mg静脉注射镇痛,必要时也可选择重复注射。
1.4 评价指标 记录各组患者术后1、4、8、12以及24 h的VAS评分(范围0~10分),如果VAS评分的时间正好是处于患者的睡眠时间,则需要在患者醒来后立即进行补充评分;同时记录各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术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