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汉代诗经学与两汉时期汉中文化关系
浅析汉代诗经学与两汉时期汉中文化关系
摘 要:《诗经》与其他四经相比是“五经”中能够更直接、全面了解汉中及其他地域文化的文本。以汉代《诗经》学中关于汉中所在地域的文化地理背景为基础,着重分析其中涉及到汉中地域及其他与两汉时期汉中文化特征形成、发展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探求汉代《诗经》学与汉中文化之间关系,并揭示汉代《诗经》学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汉代;诗经学;《韩诗外传》;《毛诗正义》;汉中文化
中图分类号:K232;G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078-03
“汉代诗经学”源于先秦儒家《诗》学,历经秦火之后,汉代各家对《诗》的文本传承、经义解释、学术研究而形成一项专门学问,又因汉代“五经”地位定型,故称“汉代《诗经》学”。《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渊薮和地域文化之结晶,“其中汇集的传说、神话、巫术、祭典、信仰、艺术原型、语言表象、名物制度、生活习俗、社会家庭组织形态等等”,都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重点。它像《伊利亚特》《奥德赛》《旧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万叶集》等民族原典一样,是展开‘释读’方式的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合适文本”[1]1,其中又包含了大量的地域民风民俗等文化因素,也是研究地域文化的重要文献。学术界多从学术史、《诗经》学与宏观文化层面进行论述,对于汉代经学中的《诗经》学与小区域文化的形成、流变关系研究,目前成果颇少,因而本文将以此为突破口,探求汉代《诗经》学与汉中文化的关系。
一、汉代《诗经》学视域下汉中文化地理背景
“汉中府,《禹贡》梁州之域”,①可知汉中在古“梁州”之域。“周、召者,《禹贡》岐阳之地名……至纣,又命文王典治南国江汉汝旁之诸侯。……周、召之地,为周公旦、召公■之采地”[2]8,再者《尚书?西伯勘黎》注云:“文王为雍州之伯,南兼梁、荆”[3]248,文王“兼梁、荆”与“文王典置南国江、汉”均证明汉中在南国王化之地。据《公羊传》载:“天子称三公……天子三公何?天子之相也,则何以称三?自陕而东,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4]49,“陕东所统之南国为‘周南’,则今南阳、襄阳承天、德安、光黄、汝、颖是已,陕西所统之南国为‘召南’,则今汉中、商洛、兴安、■、顺庆、保宁是已”[2]10,“十五国风首为《周南》,次为《召南》。周南地区在汉中盆地西部及汉水上游一带,召南地区在汉中盆地东部及南阳一带,号称‘二南’。”[5]83可见“汉中”所在的地域必是《周》、《召》二南之地,故其文化地理基调必是《诗经》“二南”国风。
二、汉代《诗经》学视域下汉中与周边地域的联系
(一)汉中与周边地区的政治联系
十五国风中的《秦风》、《豳风》、《魏风》、《王风》、《桧风》、《陈风》与汉中所在的周、召“二南”在政区上有联系。《秦风》的地域“秦地……其界自弘农故关以西,京兆、抚风、冯翊、北地、上郡、西河、安定、天水、陇西,南有巴、蜀、广汉、犍为、武都……故秦地于《禹贡》时跨有雍、梁,诗风兼秦、豳两国”[6]306《秦风》所处地域和《豳风》在一起,南兼雍、梁,故汉中必与《秦》、《豳》二风有直接的地域联系。《魏风》的地域“魏国……在晋之南河曲”[6]308,其地在山西南部、山西陕西交界处,即与《秦风》、《豳风》、《召南》地域相邻。《王风》地域“周地……今之河南雒阳、■城、平阴、偃师、巩、缑氏。”[6]308,在今之河南,居《诗经》周南之北。《桧风》“桧者……国在《禹贡》豫州外方之北,荥波之南,居溱、洧之间”[7]105,“洧水出自河南密县西南马岭山。水出山下,亦言出颍川阳城山,山在阳城之东北,盖马岭之统目。……洧水又东流与黄水合”[8]333-335,其地域在颍川,今之河南登封市、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新密市以南,叶县、舞阳以北等地。《陈风》“陈者,太■氏之墟。淮阴,古陈国,舜后胡公所封也。”[7]98,其地域“今河南陈州府治附郭淮宁县,陈故都也”[9]462,《陈风》之地域在今河南南部且与《周南》之地毗邻。以上这些相邻区域与汉中在政治、地理上紧密联系,故汉中“夏时,汉中地区属梁州。……殷商时期,属巴方。……西周时期,将梁州并入雍州。……春秋时期,本区是蜀国的一部分。战国时期,为秦、楚、蜀、巴争夺之地。”[10]8-9从先秦到两汉,汉中郡先在东西方向上受巴蜀节制,后在南北方向上归秦管辖,至汉代亦如秦置汉中郡。
(二)汉中与周边地域的经济联系
汉中在中国南北方分界线上,又在荆楚、巴蜀地区的中点位置,《史记?货殖列传》:“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唯褒斜绾毂其口。”扼南北交通要道,足见“汉中”为战略交通枢纽。《后汉书?公孙述传》记载:“蜀地……北据汉中,杜褒斜之险,东下汉水以窥秦地,南顺江流以震荆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氟桂利嗪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偏头痛效果分析.doc
- 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眩晕发作对照研究.doc
- 氟比洛芬脂联合侧隐窝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超前镇痛中应用.doc
- 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后防治子宫收缩痛中应用效果.doc
- 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对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分析.doc
- 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在妇科手术后静脉镇痛中应用效果.doc
- 氟比洛芬酯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患者动脉血气及炎性反应影响.doc
-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mgkg静脉推注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疼痛效果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doc
-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术后镇痛临床分析.doc
- 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作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