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气节观词源流变及其在中国文化中价值
气节观词源流变及其在中国文化中价值
摘要: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和概念入手研究中华文化与学术,不仅有助于真切理解中华文化的精义,同时也能使先哲修身淑世的正确价值观得以永续传承和发展。本文以中华文化的理想格品内容之一的“气节”作为探讨对象,理解“气节”的来源、发展、变化及在中国士人生活中的表现,着重从语言学、语法学、词汇学、语境学探讨其语义来源的多重性,也从思想史、文学史、历史现场上的使用看“气节”一词在中国文化史上义涵的变化,以及“气节”观在中国文化上的意义。
关键词:气节;节气;词汇学;词族;理学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1)03-0021-10收稿日期:2011-02-22
作者简介:詹海云,博士,台湾元智大学中语系教授,台湾交通大学研究绩优教授,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香港浸会大学客座教授
“气节”是中华文化的理想格品内容之一,它是士人立身处世之道。本文试从语言学、语法学、词汇学、语境学探讨其语义来源的多重性,也拟从思想史、文学史、动/植/矿物上的使用看“气节”一词在中国文化史上义涵的变化,最后讨论“气节”观在中国文化上的意义。本人的写作目的,是希望能在多学科的视野和丰富的史料上,加以融通、会通、贯通,提出一些新见,以就教学界,并与学界共勉,做一个有为有守有气节,能做事且淑世辅国的中国士人。
一、“气节”一词的来源分析
“气节”原是两个单词,其结合方式有三:一为两个并列的单词(正气与节操),是联合式合义复词。一为主词加不及物动词,气指气魄或意气,节指节制、调节(气魄承担或意气为用,均需略加调节),它是表态句。一是与节气意义相同,为二十四节之气,属于形容词加名词的词组。
一般我们所说的“气节”,常指联合式合义复词的气(正气、志气)节(节操)。但是我们如要深入了解“气节”的构成方式的原始来源,应结合此三种方式来一起讨论,更能见出“气节”概念的思想发展。
气节,最早应是做为天气的“节气”。因为仰观天时,制定历法,以颁布农时,从事生产,为人类原初生活所必需。在《十三经》原典中,未见“气节”或“节气”一词。有关天时气候的“气节”或“节气”是见于《尚书》、《礼记》、《仪礼》后人的传注中。《尚书》传注中提及“气节”、“节气”,见于《尧典》卷一“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汉?孔安国《传》:“日中谓春分之日。鸟,南方朱鸟七宿。殷,正也。春分之昏鸟星毕见,以正仲春之气节,转以推季孟则可知。”
唐?孔颖达《尚书注疏》:帝曰!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传》:“咨,嗟。暨,与也。匝四时日期。一岁十二月,月三十日,正三百六十日,除小月六为六日,是为一岁有余十二日,未盈三岁,足得一月,则置闰焉,以定四时之气节,成一岁之历象。”
宋?魏了翁《尚书要义》:“气节者,一岁三百六十五日有余,分为十二月,有二十四气。一为节气,谓月初也;一为中气,谓月半也。以迭见之星,叙此月之节也。”
由此可知,“气节”、“节气”是指天上日月星辰度数之变化,加以刻度、定位,调整后制定出一年之时日与三年之闰年。“气”、“节”既指天时星象,则是有定(静)有动,人们须依此天体运行来配合工作、休息。从“气”有“动”义,“节”有“定”、“静”之义,也有“节序度数”之义。它是说人们要准确定天时历象之位,必须观察天象,揣摩斟酌,损益衡定,以得出正确历法。所以,《史记?天官书》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就是指的人们根据天上星象,据以推算天体运行、季节变化的度数。
气节找出后,人们不仅根据它工作、作息,同时建立各种适宜的制度。宋?魏了翁《仪礼要义》于“君于大夫士吊服亦有变除之节”说:“《杂记》云:‘君于卿大夫比葬不食肉,比卒哭不举乐,是知未吉,则凡吊服亦当依气节而除,并与缌麻同三月除之矣。”’于此,可知古代丧礼之吊服也要“依节气而除”。“气节”的影响由“天时”进到“人伦制度之订定”。
《易经》注说中与“气节”有关之卦有二:一为《复》卦,一为《节》卦。《复》卦“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明?蔡清《易经蒙引》引朱子《本义》说:“《本义》所谓‘积阴之下,一阳复生,此句主节气说,非就卦说卦…’上《本义》所谓自五月媚卦一阴始生,至此七爻而一阳来复,乃天运之自然者,亦从气节说卦其象也。”此从“节气”说为何要“复其见天地之心”,因为天气之运行本就是周而复始,始而复周,所以,我们要见“天地之心”,必须“归本”、“复初”,从“人之初”去找回“本心”、“天地之心”。
明?陈士元《易象钩解》解释《节》卦卦辞“节亨。苦节不可贞”时说:
天地之数以六十为节,故易卦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5MR105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OCR).pdf VIP
-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常用二级结论.pdf VIP
- 住院患者跌倒护理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pdf VIP
- 《放疗副作用及应对》课件.ppt VIP
- 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新).pdf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A卷).docx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煤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培训课件.pptx
- 半导体物理学(第8版)刘恩科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