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苏轼婉约情怀
浅析苏轼婉约情怀
摘 要:苏轼不仅是北宋文坛的领袖,还是宋词豪放派的创始人,更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但是他词的创作中,温婉含情的婉约词作的数量并不少于慷慨激昂的豪放词作的数量。本文将从家庭生活对于苏轼的影响的角度,浅析豪放词人创作出的婉约抒情词篇。
关键词:苏轼;婉约;宋词
1.引言
婉约一词,字如其意,即委婉含蓄。它不仅是一种文学题材,也是一种创作手法。自后唐以温庭筠为鼻祖的花间派开始,闺怨、相思、离情别绪、春花秋月便成词作的一大题材。婉约词上承花间词,可以说是与其一脉相承,但若与之细致作比较,婉约词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传统题材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在苏轼以前的北宋词坛,仍是以婉约词为主流,内容上主要是一些男女相思、闺阁幽怨的艳情之作,直至苏轼,才历史性地打破了婉约词以艳情为题材的范围,将婉约词推入正宗高雅的文学殿堂。[1]
2.苏轼的家庭生活与婉约词的创作
苏轼的一生中,共有两任妻子,一个知己,三个儿子。他们伴随着苏轼一生的坎坷与艰难、荣耀与辉煌,不离不弃地与他共同经历了数个人生中的跌宕浮沉,见证了数阙尘世中的巨作诗篇。正是这些个深情厚爱交织在一起,成就了豪放代表苏轼的许多婉约抒情词篇。使得苏轼将传统的男女艳词变革为性情之词,且融入了符合自身际遇的性情怀抱。
2.1 十年记梦忆王弗
王弗是苏轼的第一任妻子,与其同乡,性格较为内向。夫妻相伴十年,苏轼对王弗的评价很高,一是“敏而静”,即聪敏却不张扬;二是“有识”,即有自己的见解。[2]“有识”二字,乃是古代对于读书人极高的评价,苏轼用这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夫人,可见他对王弗是多么的敬重。
在王弗去世十年后,四十岁的苏轼又在梦中见到了她,遂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悼亡词历经千年,被千古传颂,被世代赞叹,实属难得。它抒发的情感自然真挚、哀婉缠绵,在苏轼婉约风格的词中堪称一绝,是悼亡词真正意义上的开山之作。上阙写实,写出了苏轼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以至于“不思量,自难忘”;下阙写虚,记述梦境的同时抒写了自己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以至于“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意象多重,加深了全词的悲伤基调。
苏轼以词悼亡,打破了词只写闺怨、别情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题材类别。
2.2身行万里闰之伴
王闰之是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她是苏轼原配夫人王弗的堂妹,在堂姐去世后,嫁与苏轼并陪伴他从家乡眉山来到京城开封,尔后辗转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汝州、常州、登州、开封、杭州、开封、颖州、扬州和开封,在这十余处颠簸流离,这期间是苏轼人生起伏最大的时期,而王闰之性格质朴贤惠、温柔体贴,精心照顾着家庭,对苏轼来说是莫大的慰藉。
王闰之同苏轼共同生活的每个时期几乎都可以在苏轼作品中看见其身影,以第一次通判杭州时为例,苏轼为其写下了《少年游》: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这是当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远赴润州时,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王润之的思念之情,而写下的词。苏轼思念闰之,却从闰之的角度写其思念自己,这种代言体虽是传统写法,却别有情趣。因为代言体一般所代的对象是歌儿舞女, 而本词所代的对象是深爱自己的妻子,旧瓶中装了新酒,别有新意,并且曲折委婉地抒发了对闰之的深切思念,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然而,幸福总是短暂的。王闰之陪伴苏轼共度宦海浮沉几十载,她的去世对于苏轼着实是个重大的打击。苏轼极其悲痛地在祭文《祭亡妻同安君》中号呼:
“我日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须,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
悲痛真实而感人,其美学张力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样震撼人心,显露出苏轼在内心深处对闰之的依恋之情。
2.3患难知音王朝云
除了以上两位夫人,苏轼的家庭情感生活中还有一位重要的人物,就是他的侍妾王朝云。与其称朝云是侍妾,倒不如说是他的知己更为贴切。
苏轼为这三位与自己最亲近的女人,都写过诗词,比起那两位夫人,苏轼创作的关于朝云的文字则是最多的,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情有义、忠敬如一的王朝云。
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当时的夫人王闰之怜悯王朝云的身世,将她买下作为侍女。在苏轼落魄时期,只有朝云随他南迁惠州,成为他流放生涯中忠实的伴侣。
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时,曾遣散婢仆,但朝云始终不肯离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