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桃花坞木版年画在数字传媒中应用
桃花坞木版年画在数字传媒中应用
摘 要: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正面临着发展动力不足、前进方向迷失等困难。如何在当下瞬息万变的发展洪流中促进桃花坞木版年画的新发展?本文试图针对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发展和新运用,吸收优点、反思不足,为桃花坞木版年画在数字传媒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 桃花坞木版年画 数字传媒 教学应用
一、桃花坞木版年画起源与发展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中国古代的一门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桃花坞年画在中国古代就是人们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福禄寿终极理想的最全面、最喜爱的方式。桃花坞年画起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技术,起初以书中插图的形式出现。目前最早的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万历廿五年(1597年)在日本刊行的《古版画图录》中的“寿星图”。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是桃花坞年画的鼎盛期,后人称这一时期的年画为“姑苏版”。此时桃花坞年画已吸纳了西方绘画的透视和解剖等技术,不乏仿泰西笔法的年画作品。清同治年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桃花坞年画在经历了太平军的破坏之后又重现繁荣。但这种繁荣远远比不上当初鼎盛期苏州山塘街年产百万张以上的盛况。2006年,桃花坞木刻年画正式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这棵大树的庇护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成立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焕发生机。即便如此,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境遇仍令人担忧。现代桃花坞年画没有生命力,基本传承已成问题,学徒半途而废改行、后继无人。同时我们应明白的是桃花坞年画实质上是一种商品,然而今天的市场却不买桃花坞年画的账,不被市场接受,自然桃花坞木刻年画举步维艰。
二、桃花坞木版年画特点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艺术特色是一色一版、线条百变、色彩鲜艳、造型夸张。桃花坞年画严格遵守短版印刷。一色一版的制作工序需要每一版印刷的时候都不遗巨细,因为轻微的偏差都能导致错位。桃花坞年画在色彩的运用上,早期较清新淡雅,有文人雅士之味道。后期以大红、桃花、黄、绿、紫、蓝(用紫不用蓝,用蓝不用紫)和黑(淡墨)组成基本色调[1]。这些颜色不经调和,色彩纯度高,有着浓烈的中国乡村气息,在现在很多人看来,这些颜色的搭配略显土气,不够高洁,但是这造就桃花坞年画的耀眼夺目。而且,不可否认,这样的搭配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一种喜庆祥和的感觉。如著名的桃花坞年画《一团和气》(图一)的色彩大多采用纯度较高的对比色表现,在线条中嵌入大红、翠绿、金黄、紫色,色彩效果比较跳跃,在脸部施以适当玫红,以示吉祥如意的可爱与喜庆[2]。桃花坞年画偏向中国传统绘画,尤其南方文人画对其影响较大,注重人物比例关系和构图。透视方面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透视方法――散点透视法。清前期桃花坞年画首先开始吸收西方绘画的技法,包括透视、解剖和欧洲铜版画以排线表现明暗的技巧等表现手法,形成诸如“仿泰西笔意”的风格特征[3]。这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乾隆年间创作的《姑苏万年桥》(图二),传承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表现手法,同时吸收与运用西洋绘画的明暗关系和透视技法,细致刻画苏州古城风貌和繁华市井生活。作品既宏大又细腻,饱含姑苏的温婉雅致,场面十分壮观[4]。
图一[5] 图二[6]
图三[7] 图四[8]
三、桃花坞年画的创新及再生
如今,桃花坞木板年画纯粹的观赏作用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被很多设计师们运用到各个不同的领域。在服装领域,有人通过借鉴桃花坞木板年画的制作工艺,以常规面料为基础,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印染、重组、再造改变面料原本的特征和形态。在现代招贴设计上,他们将桃花坞木板年画代表性的色彩挪用到现代招贴中,提升设计的装饰意味。第十六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海报《花开富贵》(图三)便是一次桃花坞木板年画色彩特点和现代招贴结合的好例子。《花开富贵》是古桃花坞木版年画中的一张作品(图四),通过对比,不难看出新《花开富贵》对旧《花开富贵》整体造型和色彩的模仿。两者都有强烈的颜色、吉祥喜庆气氛浓厚,还将新元素套入桃花坞木板年画的旧元素中。而且这一届的电影节正好在苏州举办,运用桃花坞木板年画元素更能传递地方身份,得到当地大众对此次电影节的认同。有的提取木版年画中常见的门神的表情元素,添加入现代的卡通元素中,既充满传统文化的古朴,又有现代文明的时尚。
现代人已经很少用纸这个载体生产年画相关商品,因为纸易受潮、破损,要好好保存很困难。新时代,我们要选择更经久耐用、更能表现年画色彩和质感的载体传达桃花坞木版年画元素。塑料、耐高温陶瓷、金属等各种材料不断更新,为传统桃花坞年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