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晚清科学家邹伯奇方志舆图测绘成就.docVIP

浅论晚清科学家邹伯奇方志舆图测绘成就.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晚清科学家邹伯奇方志舆图测绘成就

浅论晚清科学家邹伯奇方志舆图测绘成就   [摘 要]邹伯奇(1819―1869),广东南海人,晚清科学家、发明家。以往学者对其在光学、算学、天文学领域的成就研究甚多,却较少对其在舆图测绘方面的成就进行专门探讨。因此,本文围绕邹伯奇与弟子在同治《南海县志》地图测绘中的实践和思考,探讨其以县志舆图试法,探索近代中国方志舆图测绘新方法的不懈努力,以及他在方志城图测绘领域的卓著成就与深远影响。   [关键词]邹伯奇;方志舆图;南海县志;测绘成就   邹伯奇(1819―1869),字一鹗,又字特夫[1]744。广东南海人,晚清科学家、发明家。他在天文学、测绘学、力学、光学、数学和仪器设计制造等方面均有卓著贡献,被誉为中国照相机之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以往学者对其在光学、算学、天文学领域的成就研究甚多,却较少对其在舆图测绘方面的成就进行专门探讨。因此,本文以邹伯奇主持测绘的同治《南海县志》舆图为中心,结合其论述、往来书信、诗文等材料,探讨他在地方志城图测绘领域的卓著成就与深远影响,以期对邹伯奇的科学精神和贡献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一、邹伯奇主持方志舆图测绘之历史背景   中国明清时期,随着方志编纂的兴起,与方志紧密相关的地图绘制也逐渐兴盛。明万历年间西方制图方法传入,从意大利人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开始,中国的官方地图始有经纬度。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完成的《皇舆全览图》,采用西方制图术中的地图投影法及经纬度方法。然而,诸种西方科学、先进的绘图方法却未能得到自上而下的普及推广,“在从16世纪末叶到20世纪初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地图学几乎没有受到欧洲影响的痕迹。”[2]200上至国家下至省、县、乡,传统制图法依然流行。   直到晚清,个别方志陆续出现有关对志书舆图绘制不满的记录[2]237,同治《南海县志》[3]即是其一,并且是对传统制图法积极开展创新尝试的最早的方志之一。南海县志分纂李征认为:“吾桑园围,向有旧图,全失古法”[4]。可见,当时南海修志者已经对旧志地图错漏百出、且几无科学、实用功能的弊端深感不满。   同治五年(1866年),恰逢《南海县志》重修,对旧志舆图早有不满的士绅,希望利用重修新志的机遇,对方志舆图之测绘水平进行改善和提升。生于南海、长于南海的邹伯奇成为主持县志测绘工作的最佳人选,县志编修“局内者梁墨畦、康述之、梁香林诸公,亦以绘图事属先生”[3]卷二 《南海县志图说后跋》。为何由邹伯奇负责《南海县志》地图测绘任务,以及邹为何决意担当起此重任,通过考察史料,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邹伯奇不仅擅长天文算学,精通文史,而且从青年时代就醉心于地图绘制,钻研西方制图术之余,致力于改进地图绘制方法。1844年,25岁的邹伯奇摹绘完《皇舆全图》[1]746。由于其摹绘的地图能符合“地圆之理”和“地球弧面”[5]卷二 《皇舆全图序》,31,因此相较同时期或早些时候的地理学家绘制的地图,在科学性、精确度上更胜一筹[6]122,广受周围弟子、友人、学者赞誉,纷纷传阅和临摹,乃至刻印成书。同时,他也是国内使用摄影器测绘地图的第一人,几乎与西方人同时运用了摄影测绘术。在《摄影之器记》[5]卷五一文中,邹伯奇记录了自己青年时期从《梦溪笔谈》中得到透镜成像原理的启发,自制摄影器用作绘制地图和平面测量,便利了测量工作,开启了中国近代测绘技术之门[7]168-169。因此,邹伯奇深厚的理论积淀与创新实践精神,为其日后全面主持南海县舆图测绘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邹伯奇的舆图测绘技术受到当时政、学界的一致认可与推崇,享有极高声誉。邹伯奇虽仅为一介生员,但凭借对天文、算学、舆地测绘学的深厚造诣,在与陈澧、张维屏、谭莹、金锡龄、刘熙载、夏鸾翔等学人交往、切磋学问过程中,赢得了他们的一致敬佩,其中不少学人担任过学海堂的学长。因此,咸丰七年(1857年)正月,在众多学海堂学长的公举下,“补学海堂学长”[8]44。虽然“学长中如吴兰修、侯度、陈澧、张其?、邹伯奇皆精数学,而邹伯奇尤天才特绝,贯通中西,极深研几”[9]5,连陈澧也自叹“聪明不逮特夫远甚”[6]卷三 《邹特夫地图序》,122-123。   同治三年(1864年),时任广东巡抚的郭嵩焘曾邀请邹伯奇绘制广东图。虽然此次绘图工作,由于“其时程日甚迫,徒属又希以绘图法布之各府州县,而各府州县未尽明晓,故所为未尽善”[3]卷二 《南海县志图说后跋》,诸多客观因素限制了测量技术的发挥,邹伯奇甚感遗憾,但透过郭嵩焘的垂青与信任,可以得知邹伯奇的舆图测绘水平在当时的广东可谓首屈一指。   同样对旧志中舆图测绘错讹百出的现象久有不满的邹伯奇,欣然接受了此项重任,亦十分重视此项工作。邹伯奇弟子邹在《南海县图志说后跋》中说到,“辛未其间,人事牵率,稍濡时日,先生手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