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曹操诗歌艺术悲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曹操诗歌艺术悲情

浅论曹操诗歌艺术悲情   曹操这位“改造文章的祖师”(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既总庶政,兼贤儒林,躬著雅颂,被之琴瑟”(丁晏《曹集诠评》卷十),虽“身亲介胄,务在武功”,“犹尚息鞍披览,投戈吟咏”(沈约《宋书》卷十四《礼志》),“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注引《魏书》),如此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方才有“自汉而下,文章之富,无出魏武者,集至三十卷,又《逸集》十卷,《新集》十卷,古今文集繁富当首于此”(胡应麟《诗薮》杂编卷二)。大量的作品改变了两汉以来辞赋独盛的局面,开创了一个诗歌创作的新时代。时至今日,文字漫灭,散佚大半,所余诗歌仅二十余首,皆为乐府体裁。数量虽少,质量极高,且字字珠玑,力透纸背。通篇读来,非悲字莫能概其全貌,统其性情。钟嵘评之“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卷下),可谓一语中的。   鲁迅称魏晋是“文学的自觉时代”(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而曹操正是这一自觉时代的开拓者和先行者。这一时代宗白华说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富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曹诗之悲便是这艺术精神之一种。同时,曹操的诗歌创作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形式,把主体悲情融入到以叙事见长的文体之中,但并不停留在事件的具体的细枝末节上,而是对事件的本质意义做无情的解剖,把自己在事件当中受到的强烈震撼向世人尽情地诉说出来。可谓直抒胸臆,毫无遮拦,是“梗概而多气”的建安风骨的典型体现。再和之以具有哀情色彩的清商乐调(今之《清商》,实由铜爵,三祖风流,遗音盈耳(《南齐书?王僧虔传》)),越发让人为之动容,千载之下,依旧惊心动魄。      感时伤世悲中见愤      东汉末年,政治腐朽,乾纲败坏,矛盾激化,十常侍篡政,董卓乱纲常,干戈不息,战乱不止,民生多艰,满目疮痍。《薤露行》即是曹操此时所见、所感、所思、所想的作品。   “惟汉二十年,所任诚不良”。“就上任不良说起,直探乱源”(张玉谷《古诗赏析》卷八)。“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言何进召乱身死”(张玉谷《古诗赏析》卷八),“犹豫不断,自贻害也”(朱乾《乐府正义》卷五)。作者此处采取了倒叙形式,因为“圭等执君,本在何进之后”(张玉谷《古诗赏析》卷八),先言君王罹难,王室倾颓,再言原因之由来,即何进召卓赴京,肃清宫闱,反遭不测,身死命殒,继而董卓擅权,天下大乱。这种时间和事件上的有意倒置,颇有警策意义,讽刺当权者所用非人,必将生灵涂炭,贻害无穷。叹惋之情,忧愤之意,溢于言表。接着交代了董卓之乱的详细情况。“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钟惺誉此六句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妄图篡汉自立,取而代之的野心家董卓,冒天下之大不韪,焚洛阳,迫献帝,迁西都,杀黎民,辱妇女,造成无数人家骨肉分离,家破人亡。只见茫茫大地,死伤遍野,惟闻大街小巷,幼哭呼救之声不绝于耳。见此惨绝人寰的惨状,何能袖手旁观,岂可无动于衷,于是,长歌当哭,痛定思痛曹操发出了深沉的喟叹:“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经行旧处,宗社丘墟,黍离之悲,油然而生。“结到感伤”(张玉谷《古诗赏析》卷八),于此为甚。陈祚明评之曰:“老笔直断,禾黍之思,不须摹写,而悲慨填胸”(《采菽堂诗集》卷五)。方东树说:“咏丧亡之哀,足当挽歌也”,又说:“此诗浩气奋迈,古直悲凉,音节词旨,雄恣直朴。一起雄直高大,收悲痛哀远”“莽苍被悲凉,气盖一世”(《昭昧詹言》卷二)。   曹操的这种思想感情在《蒿里行》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和表现。“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面对董卓的倒行逆施,初平元年春,十八路诸侯,兴兵前往讨伐,并推举袁绍为盟主。“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就本初讨逆初心说起,欲抑先扬,作一开势”(张玉谷《古诗赏析》卷八)。于是,接着就“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力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陈祚明说此四句“足尽诸人心事”(《采菽堂诗集》卷五)。史载“太祖(曹操)到酸枣,诸军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太祖责让之,因为谋曰……”,然而,“邈等不能用”(《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可见,关东州郡名为起兵讨逆,实际上各怀异心,观望不前,为一己之私利,置人民生死于不顾,互相倾轧,自相残杀,细味此诗,的确是“尽乱世群雄情形,道尽群雄病根”(钟惺《古诗归》卷七),为人们展示了一幅萧条、冷落、荒凉的画面。长年累月的军阀混战,动荡不安,出现了“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不忍睹的景象。方东树说这四句“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