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林外史人物塑造技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儒林外史人物塑造技法

浅谈儒林外史人物塑造技法   中国古典小说的特点是特别讲究写情节、故事,古代小说的内容总是可以津津有味地谈出来。因为情节精彩,故事有趣,就好记就好谈;谈出了情节故事,人物的性格也就跟着谈出来了,思想主题也跟着介绍了出来。然而人物性格主题的传达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我国许多优秀的古典小说就懂得运用技法,《儒林外史》就是如此。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为《丰收》作的序说:“《儒林外史》作者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这是对《儒林外史》艺术成就的肯定,其中当然包括《儒林外史》的?术技法,这个评价很公允。   一   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古代小说家运用的技法是由批评家们总结出来的,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则是自成格局、独标异彩的。散见于序、跋、评、叙、述、引、题辞、凡例、读法、弁语、自记中的关于小说创作的论述,就如零金碎玉,营造成中国小说理论批评的主要框架。它并不像“正规”理论那样有条理,但却能评出许多大块文章所说不到的精妙之处,而关于艺术技法的提炼也正散见于其中。明代是小说高度繁荣的时期,出现了大量文言短篇和文言中篇,新兴的白话小说更风起云涌。此时,小说理论批评也随之有了巨大发展。代表明代小说理论批评特色和高度的,主要是围绕“四大奇书”①及“三言”②、“二拍”③等白话小说评论。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结构的安排等,都发表了一些精辟的见解。而吴敬梓出生在1701年,儒林外史的成书则更晚,使他有可能接受前人成熟的理论总结,并运用到其《儒林外史》的创作中间。所以,在吴的小说中展露出高超的艺术技巧是不足为奇的。   二   《儒林外史》洋洋洒洒三四十万言,写出性格鲜明,令人不忘的人物有近二百个,其中有地主、官僚、盐商、秀才、举人、衙役、书办、名士、选家、侠客、卜医、星相、丹客、恶棍、骗子、和尚、道士、鸨母等各色人物,各有特点。作为中国古典伟大的“足称讽刺之书”④,不管里面是什么人,都是与功名富贵有关的。闲斋老人的《儒林外史序》说得好:“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依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小说艺术的核心是要创造与众不同的特殊性格,或以形写神,或突出人物“同中之异”,或用次要人物来衬托。或用人物特殊的行动、动作、举止、处世方式来表现其特殊性格,等等方法,不一而足。要描述众多人物,没有高超的艺术技巧是不行的。而塑造众多的艺术形象,单用一种方法是不行的,必须使用众多的艺术技法,才能行文自然而不带板滞之气,具有流动美。《儒林外史》所用的塑造人物的方法大概有20多种,现略举几例:   1.景物映衬法⑤,即用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来衬托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第一回写王冕居住环境的清新可爱,湖光山色是为了衬托其摒弃世俗,清雅高洁,淡泊名利;第三十五回写庄绍光居地玄武湖有“合抱的老树”、“四时不断的花”、“数万竿”的竹子,同庄绍光超尘脱俗,不喜功名富贵是一致的,也即是“凡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⑥。   2.化静为动法,也就是不作静止的描写刻画,在别人眼中见人物的性格。此种方法在《儒林外史》中运用甚多。第十二回“胡子”在船上说权勿行为事迹;第十九回潘三讥讽景兰江、支剑锋;第三十一回杜慎卿评说杜少卿;第三十二回武书追述虞育德的可笑事;第四十九回秦中书讲凤四的勇力和武艺等。作者把人物的行为借别人的口中讲出来,从侧面去写,人物形象便有了立体感。   3.动中见人法,即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例如的十九回中对潘三的刻画,作者不写其是什么样的人物,单从其对景兰江的评说,用假印信替胡财主谋妾,替金东崖办替考事,把一个市井恶棍的嘴脸活脱脱勾勒出来;第五十一回、五十二回写凤鸣歧“替友求名”买中书,替丝客追被骗的银子,在胡八乱子面前演武,替人讨债,一系列的事件,突出了凤鸣歧的侠肝义胆、志勇过人的侠客形象,但也有一点是非不分。   4.正衬法,即用同一类型性格人物衬比。第三十九回,先在一老妇人口中说出贼人的凶恶――“吃人脑子”,并且有“旧日响马党羽”,而后写萧云仙用弹子打瞎贼人眼睛,救出老和尚;第五十二回,先写胡八乱子一脚踢断马腿,突出其力大,又写其踢凤鸣歧,脚肿了几天,连鞋也脱不下来。萧云仙的勇和凤鸣歧的功夫旧可见一斑了。   5.对比叙述法,即把两种不同的情形作对照描写,借以烘托人物性格,透视人物灵魂。第三回胡屠户对范进前倨后恭,“现世宝穷鬼”成了“天上的星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的夸奖到处宣扬,市侩嘴脸暴露无遗。   6.避实就虚法,文艺作品中的人物或事件不采用正面实写,而采用虚写的笔法,或以点带面,或以一当十,或把情节置于幕后。第十四回中,写鲁编修的女儿精于举业,可见这女子之俗,而编修之俗则可知矣;而此回中另一人杨执中是一个乖谬的人物,但他刚进相府,便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