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课件(材料力学与理论力学).docVIP

工程力学课件(材料力学与理论力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程力学课件(材料力学与理论力学)

工程力学课件(材料力学与理论力学) 第八章组合变形及剪切与挤压本章重点1、组合变形的概念2、拉(压)与弯曲的组合变形计算3、两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弯曲4、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变形计算5、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 §8-1 概述构件的变形会包含几种简单变形,当几种变形所对应的应力属同一量级时,不能忽略之,这类构件的变形称为组合变形。PPzFxMyP 组合变形工程实例 组合变形工程实例Pqhγ水坝 组合变形工程实例qPPf 由力作用的独立性原理出发,在线弹性范围内,可以假设作用在体系上的诸载荷中的任一个所引起的变形对其它载荷作用的影响忽略不计。实验表明,在小变形情况下这个原理是足够精确的。因此,可先分别计算每一种基本变形情况下的应力和变形,然后采用叠加原理计算所有载荷对弹性体系所引起的总应力和总变形。 研究步骤:1、简化荷载:用静力等效的荷载,使每一组力只引起一种基本变形。2、按基本变形求解每组荷载作用下的应力、位移。3、按叠加原理叠加求出组合变形的解。 杆件处于线弹性变形内,且小变形情况下,常见的组合变形:??两垂直平面内的弯曲??拉(压)弯组合??偏心压缩(拉伸)??弯扭组合 §8-2两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弯曲斜弯曲——荷载不作用在构件的纵向对称面内,梁的轴线变形后不在位于外力所在平面内。将载荷沿两个形心主轴分解产生两个正交的平面弯曲。Pz??zxPyPzPyzPyyP 叠加:对两个平面弯曲进行研究;然后将计算结果叠加起来。Pzx??zPzPyzPyPyyP P=Pcos??P=Psin??zy①M=P(L??x)内zyM=Mcos??y =P(L??x)sin??力 =Msin??mPxz??zzPPxzymPyPyPyL MzM zy②′σ=??=??cos??M引起的应力:yIIyy应力MyM yz′′σ=??=??sin??M引起的应力:zIIzzzy′′′σ=σ+σ=??M(cos??+sin??)应力:IIyzmPzx??zzPPyxzmPyPLyyPL zy00σ=??M(cos??+sin??)=0③中性轴方程中性轴IIyzD2Iyαz0Ptgα==ctg??zzI0y??zD可见:只有当I=I时,中性轴与外力才垂直。1yzPyP④最大正应力y在中性轴两侧,距中性轴最远的点为拉压最大正应力点。fσ=σzσ=σCmaxD1tmaxD2βfy22f⑤变形计算tgβ=f=f+fyzfzfy当??= β时,即为平面弯曲。 矩形截面梁的斜弯曲1、简化外力:lXP=Psin??yP=Pcos??zxPyyC??yPzzP P=Psin??→以z为中性轴弯曲yP=Pcos??→以y为中性轴弯曲zM=P(l??x)=Pcos??(l??x)=Mcos??yzM=P(l??x)=Psin??(l??x)=Msin??zy 2、按基本变形求各自应力:MzMzMyMyyzσ′′=??=??cos??σ′=??=??sin??IIIIyyzzxxyyzzPMPMzyyz MzMyMyMzyzσ′=??=??sin??σ′′=??=??cos??IIIIzzyyxxyyzPMzyzPMyzC点总应力:????yz????′′′σ=σ+σ=??Msin??+cos??c????IIzy???? 确定中性轴的位置设中性轴上某一点的坐标为y、z,则由0 0σ=0即中性轴上????yz00????0=??Msin??+cos??????II????zy故中性轴的方程为sin??cos??y+z=000IIzy 中性轴是一条通过截面形心的直线Izy0tgα==tg??yI0zα为中性轴与y 轴夹角D1αy??yDP2中性轴zz 注:1)中性轴仍过截面形心;D2)中性轴把截面分为受拉、受压两个区域;3)同一横截面上??σ发生在离maxy中性轴最远处中性轴D、D点处;124)若截面为曲线周边时,可作//于中性轴之切线,Dzσ处切点为max 强度计算M、同时取最大 时,M1)危险截面:当x=0yz故固定端处为危险面DD点2)危险点:危险面上12强度计算式:sin??cos??σ=M(y+z)≤[σ]max1,21,2IIzy 对于周边具有棱角的截面,如矩形和工字形截面,最大拉、压应力必然发生在截面的棱角处。可直接根据梁的变形情况,确定截面上的最大拉、压应力所在位置,无需确定中性轴位置。 例1:矩形截面木梁跨长l=3.6m,截面尺寸h/b=3/2,分布荷载集度q=0.96kN/m,试设计该σ=10MPa[]梁的截面尺寸。许用应力qoq??30σmax您知道危险点hz在何处吗?2+hb解跨中为危险截面: σW=maxyb62o2ql0.96×sin30×3.6zy2M=≈0.78kN??mymaxbh88W=z2o26ql0.96×cos30×3.6y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