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细菌性肠炎治疗及护理.docVIP

浅谈小儿细菌性肠炎治疗及护理.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小儿细菌性肠炎治疗及护理

浅谈小儿细菌性肠炎治疗及护理   摘要:小儿细菌性肠炎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国内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笔者阅读了大量文献,重点探讨中西医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方法及相关的护理干预。   关键词:小儿;肠炎;中西医;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5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43-02   病细菌性肠炎是小儿常见疾病,在国内发病率高,位居儿童腹泻病首位[1]。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志贺菌、沙门菌、空肠弯曲杆菌、耶尔森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等。具有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等症状,大便常规检测呈黏液脓血便,镜检白细胞≥10/HP,并伴有少量红细胞及脓细胞,大便细菌培养检出致病菌。其发病多见于夏秋季节,尤其在生活反常及卫生条件不良的情况下易造成流行。其病理变化主要发生于大肠,尤其是乙状结肠和直肠,临床上应用抗菌药物以及中药治疗,并联合胃肠道保护剂及益生菌,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报告如下:   1治疗   1.1西医治疗:   1.1.1静脉治疗:应用抗生素针对病原治疗,由于耐药菌株增加,最好应用≥2种抗菌药物。细菌性痢疾可考虑选用头孢他啶、头孢西丁等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大年龄儿童可选用左旋氧氟沙星,必要时可选用亚胺培南。针对志贺菌治疗可用磺胺类药、氨苄青霉素、氯霉素、黄连素等。另外对于夏秋季节的细菌侵袭性肠炎,当不能确定病原体时,可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氟哌酸联合思密达治疗1~5天,氟哌酸剂量为每天15mg/kg。许多药典和药物手册均注明氟喹诺酮类药物,有影响软骨组织发育的作用,故骨骼系统未完全发育的小儿慎用。通过回顾性调查,使用小于5天氟哌酸的患儿,因时间短暂,5~7年后未发现骨骼系统发育异常的表现[2]。且国内儿科专家认为:对儿童不应禁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剂量以及疗程,且使用前应将其潜在的危害对患儿的父母或监护人解释清楚,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3]。   1.1.2灌肠治疗:灌肠治疗细菌性肠炎,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并且灌肠为无创操作,患儿易于接受。常见的灌肠药物为痢特灵加阿托品保留灌肠。细菌性痢疾病变部位是在大肠或直肠,以乙状结肠受累最多见,是灌肠治疗的最佳部位。病变部位的黏膜表现为充血、水肿、出血等渗出性炎症反应,局部应用可提高痢特灵在局部的杀菌力,起到抗炎、消肿、止血的作用,促进肠黏膜早日修复,还可避免口服引起的恶心、呕吐反应。阿托品可减少肠黏液的分泌,缓解平滑肌痉挛,减轻里急后重及腹痛,减少大便次数。此法安全可靠,疗效明显,值得应用[4]。   1.2中医治疗:中医学认为脐为先天之本,又为经络系统的重要穴位。脐部表面角质层薄弱,且与筋膜腹膜直接相连,药物敷脐后易于穿透皮肤,通过刺激脐部的神经,改善神经、内分泌、免疫、消化等各系统的功能[5]。细菌性肠炎在中医上属于痢疾范畴,其病位在肠,病机为湿热之邪滞于肠,治法以调和气血为主,兼以清热解毒。取中药之温补阳气、祛寒止痛、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燥湿健脾之功效,对于患儿腹痛、腹泻、呕吐等症均效果良好。取吴茱萸5g,苍术20g,丁香5g,白胡椒3g药物研成细末,取1-2,用水调成糊状,清洁脐部皮肤,纳入脐中,用敷贴固定, 一天一次,晚间贴上,早上取出。另外可采取中药灌肠,在抗生素应用基础上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其疗效显著,尤其能明显改善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6],且采用保留灌肠患儿易于接受,药液可直接到达病所,提高吸收率。另外,可以辅以针灸及推拿治疗,以提高疗效。   1.3辅助治疗   1.3.1补充锌元素:慢性或迁延性腹泻患儿往往伴有体内锌含量的下降[7], 锌缺乏会破坏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导致T辅助细胞和T抑制细胞比率下降等免疫损害,并影响体内各种酶活性;同时,锌元素还具有稳定细胞膜、促进上皮细胞修复、促进水钠吸收等作用。一般认为补充锌剂后,纠正及预防了人体锌的缺乏,从而激发和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功能,锌可以促进小肠黏膜细胞修复,改善刷状缘酶的活性,并通过调节免系统改善肠道局部因素及促进机体抵抗力治疗腹泻。   1.3.2补充叶酸:叶酸对细胞DNA合成起关键作用,它促进肠刷状缘损害的上皮细胞正常再生,对促进小肠粘膜上皮细胞恢复有作用,且副作用不明显[8]。   1.3.3胃肠道保护剂:蒙脱石散是一种消化道黏膜保护剂,能覆盖于肠道黏膜表面,对消化道内病毒及细菌有固定、抑制作用,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对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引起的相关疼痛症状起辅助治疗。由于临床上患儿口服用药依从性差,口服蒙脱石散的疗效往往欠佳。可采取蒙脱石散灌肠[9],此法操作简单,无痛苦,患儿及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