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广西宾阳炮龙节文化价值及旅游资源开发
浅谈广西宾阳炮龙节文化价值及旅游资源开发
宾阳人舞炮龙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由民间自发组织举行,2006年,宾阳从挖掘、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首次通过县人大决议,将宾阳炮龙节定为一个传统节日来举办,也使炮龙节于2008年6月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举办炮龙节活动以来,作为宾阳地区重要的民俗节日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也作为民俗旅游资源成为宾阳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宾阳炮龙节的起源
炮龙节的起源说法不一,宾阳的县志也没有明确的记载。然而通过一些史料以及当地人口耳相传的故事中,可以整理出如下几种源说。
1.战争起源说
北宋黄佑四年(1052)四月,侬智高反宋。五月,率众攻陷邕州,杀死知州陈洪、通判王乾?v等,建立“大南国”,自称“惠仁皇帝”。九月宋仁宗委任狄青前往镇压。十月,侬智高率众攻入宾州,攻占邕州。十二月,广西钤辖陈曙进攻侬智高,被打败。五年(1053)正月,狄青会合余靖部共官兵31000多人,从桂州进至宾州。狄军征战昆仑关时,由于关隘险要和侬军的死守,狄军强攻不下。正值上元节,即元宵节,狄青于是想到一条妙计,下令驻扎在宾州城的兵士张灯结彩,夜宴将佐,以麻痹侬智高。狄军多为中原人,擅长舞龙、杂耍等多种技艺,他们以稻草扎成龙,以火烧竹子既当照明,又以其爆裂后发出的响声当“炮竹”而舞龙。侬智高得到消息后被迷惑了,以为对方正在过节不会有军事行动,放松了警惕,狄青趁机连夜出击,攻占昆仑关。侬智高因仓促应战,全军溃散,败退邕州,狄军攻陷邕州城,侬率余部逃往云南。①为此,人们站在官方立场认为舞龙是一种吉祥的活动行为,同时也是为了庆祝战争胜利。后来舞龙的活动沿袭下来,代代传承,形成一种传统。
2.“灯酒节”起源说
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是宾阳县的“灯酒节”。吃灯酒是宾阳人民的一个重要传统习俗。“灯酒节”就是张灯结彩,喝着酒喜迎佳节。“灯盏花开欢盛世,酒香人醉乐绵绵”,这是古人赞颂宾阳灯酒节的诗句,也描绘了太平盛世喜庆丰年的美好景象。“灯”还有另一层涵义“丁”即男丁。??酒也是“丁酒”,哪户人家喜得贵子的,叫“添丁”的。不管贫富,为了表示庆贺,都会献出阉鸡等好菜好酒宴请亲朋好友,邻居街坊都来道贺。酒席过后,添丁的那户人家就开始祭拜天地神灵以及祖宗,在祠堂挂起花灯,俗称“挂灯”。“挂灯”就是为新出生男丁告拜祖先、天地神灵的一种仪式。花灯在傍晚点明,祈求祖先、天地神灵、花灯神保佑小孩健康、平平安安地成长。祭拜之后,人们燃放鞭炮,敲锣打鼓,一路舞龙庆祝。
3.卢氏三兄弟传入说
相传炮龙节是在清朝期间,由广东的卢姓3兄弟传到宾阳芦圩镇,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广东卢氏三兄弟因为谋生由广东水花门楼搬迁到宾阳芦圩镇。卢氏家族兴旺发达后,思乡心情越加浓烈,于是便照着家乡正月十一舞炮龙的民俗,在宾阳也组织起来。由此,“炮龙节”成了宾阳独具特色的地方性传统节日。
4.驱瘟消灾说
这种说法是炮龙节最早源自于古代宾阳当地人的驱瘟疫、送走瘟神的活动。清朝年间,宾州城里发生霍乱病,死了很多人,百姓十分恐慌,有的搬迁,有的外逃。为了防止瘟疫蔓延,有人提出了用火药熏,因为火药里有硫磺,可以起到驱邪杀菌的作用。于是有人想到舞龙放炮。炮声震天响,火药驱鬼神,使瘟神不再祸害百姓。这个建议,得到大家的赞成,于是就开始舞起炮龙。
二、宾阳炮龙节的文化价值
炮龙节历史悠久,代代传承,发展至今,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热情参与。每年的炮龙节期间,许多外地游客纷纷前来与龙共舞,共享这独具特色的狂欢节。那么,炮龙节蕴涵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如此吸引人呢。
1.炮龙文化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的龙文化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龙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人们赋予龙无穷的力量,它能上天入地、腾云驾雾;还能呼风唤雨、闪电雷鸣,赐福人间。龙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一种象征。
2.炮龙文化的内涵有生殖崇拜、子嗣崇拜的遗存。人们舞炮龙,也是为了庆贺喜添贵子,祈求保佑新生婴儿的健康,平安成长;同时也有求子的愿望。祈求生子,是为了种族的繁衍,是先人对生殖崇拜,子嗣崇拜的真实体现。
3.炮龙文化也蕴涵着庆祝平叛胜利、维护国家统一的意味。结合炮龙节的战争起源说,我们可以知道,舞炮龙起源于狄青与侬智高的战争。在这场关键的战役中,狄青一方依靠妙计以及全体战士、民众的力量,打败了侬智高。这是值得庆祝的。
4.炮龙文化还有祈福的心愿。人们通过舞炮龙,通过参加炮龙节活动,行好运;取龙珠,求贵子;钻龙身,沾喜气、除晦气。通过舞炮龙,用鞭炮炸去一身的晦气,祈求来年顺心、好运,迎来福气、旺气、财气、灵气。
三、炮龙节旅游资源开发
1.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