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萧红乡土文学世界
浅论萧红乡土文学世界
摘要:萧红是少有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女作家,她的小说从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现实特征出发,在对中国农民生命存在的关注和对乡风民俗的审视批判中,承续着鲁迅乡土小说中的“批判国民性”主题,展现了一个具有强烈现代启蒙意识和博大人道主义情怀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和生命价值的独特感悟。她以卓绝的智慧和超越的思想,以迥异于当时战争文学特色的乡土小说,启迪着人们对自身存在意义和生命价值进行不断地思考。
关键词:萧红 乡土小说 批判国民性 启蒙思想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颇有才情的女作家,萧红以其独具特色的乡土小说以及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一直吸引着世人的关注。这位历尽坎坷、命运多舛的女子,在她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以真挚细腻的情感,卓绝的写作才情,为人们奉献出了百万字的佳作。作为一位从乡村走出来的女作家,她熟悉乡村百年如一日的停滞和落后,她为乡邻们悲惨痛苦的生存处境而伤感,更为他们愚昧麻木的精神面貌而痛心。尽管家乡曾给予她的是冷漠和荒凉,但家乡毕竟是她生于斯,长于斯的血缘之邦。特别是在经受了肉体和精神的摧残之后,家乡更是抚慰她灵魂的栖息地。为此,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她一次又一次地在笔下返回到这片北中国浓厚的黑土地上,将生命中最真切的情感融入到以“家园”为题材的小说创作中,传达出对故乡的重新体验,对国民生命本质、生存价值的独特思考。
一、对中国农民生命本质的关照
苦难是萧红一生中永远无法摆脱的梦魇:漂无定居的生活,体弱多病的身躯,屡遭伤害的情感,让这个柔弱的女子一直心焦力衰、郁郁寡欢,而此时的家乡正在异族的铁蹄下呻吟。正是基于对自身遭遇刻骨铭心的体验以及对家乡命运的关怀,她对中国农民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本质有了更为独特的感知。同二三十年代的乡土作家一样,萧红在她的乡土文学世界里,也真实地展示了在地主阶级和侵略者的残酷压迫和奴役下,农民过着暗无天日、生不如死的生活。但萧红并没有像当时的乡土作家那样,只是客观表面地呈现农村悲烈惨痛的社会现实,而是忠实地承续着鲁迅乡土小说中“批判国民性”的主题,把笔触向着农民灵魂的纵深处去探索、去开拓,对农民的精神面目、生存处境和生命价值进行了超越时代的思考。在成名作《生死场》中,萧红以“女性作者的细致观察和越轨的笔致”①,写出了东北农民形同动物般的混沌麻木的生存现状。既描绘了他们如动物般的人物形象:如“母熊带着草类进洞”②,走进茅屋的麻面婆,如鱼一样聚散的东北农妇……又呈现出农民们动物一样的生命过程:他们如同动物般地交配,“五分钟过后,姑娘仍和小鸡一般,被野兽压在那里……发育顽强的青年汉子,带着姑娘,像猎犬带着捕捉物似的,又走下高粱地去。”②如同动物般地生殖,产妇“光着身子,和一条鱼似的”②在灰尘中爬行、嚎叫,承受着生育的巨大痛苦,忍受着丈夫的打骂甚至承担着死亡的危险。还如同动物一样地死去,王婆三岁的孩子,摔死在铁犁上,就像“一条狗给车轧死一样”②,“打鱼村最美丽的女人”――月英在病痛的摧残和丈夫的虐待下,“她的眼睛,白眼珠完全变绿,整齐的一排前齿也完全变绿……她像一头患病的猫儿,孤独而无望”②地凄惨死去。在这里,人等同如非人,人的生存现状已降低到动物水平,只是依从着动物本能交配、繁衍、死亡,犹如被蒙上眼罩的马,机械地、无休止地在年盘边划过一个又一个相同的圆圈直到生命的终结。就像胡风为《生死场》作的《读后记》中所说的:“蚊子似的生活着,胡里胡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用自己的血汗自己的生命肥沃了大地,种出粮食,养出畜类,勤勤苦苦地蠕动在自然的暴君和两只脚的暴君的威力下面。”③尽管他们被殴打,受折磨,遭蹂躏,最后像老马走进屠场般地了结他们的一生,但他们却对这样的生存方式、对自己生命意义懵懵懂懂、糊里糊涂。《呼兰河传》中那个黑糊糊油光光、深不可测的大泥坑,既是行路的巨大障碍,更是吞噬生命的陷阱,可人们宁愿铤而走险或绕坑而行,也没人主动去填平它,更有甚者是从中得到热闹和消遣。这个大泥坑既是小城人生命形式荒芜的象征,也是中国农民生命形式荒芜的象征。这个象征性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国民麻木混沌的存在状况和无聊荒诞的生命本质的悲哀。在这个生命荒芜的沙漠里,乡民们不但对自身的生命价值混沌迷茫,还随意践踏扼杀更弱小者的人格和生命。生活中只要出现一息生命之火就给予残酷的绞灭。那个“笑呵呵,黑呼呼”的小团圆媳妇,就是因为“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而且“见人一点也不知羞”②就遭到了乡邻们的奚落和不满,她的婆婆为了把她管教成一个“标准”的团圆媳妇,对她大开杀戒,日夜打骂,终于在一群乡民的“鉴赏”下,被扔进开水活活烫死;那个如一株向日葵般高大健壮的王大姐,就是因为与贫穷低贱的冯歪嘴子同居,违背了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就遭到了乡民们的集体嘲讽,最终王大姐在贫乏的物质条件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OIE规则和中国进展.ppt VIP
-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025.pdf VIP
- AP微积分BC 2024年真题 附答案和评分标准 AP Calculus BC 2024 Real Exam with Answers and Scoring Guidelines.pdf VIP
- 一种环氧环己烷制备己二腈的方法.pdf VIP
- 标准图集-陕09J05 卫生间、盥洗室及洗池 09系列建筑图集.pdf VIP
- 2024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1湖南省电网销售电价表-附件1.doc
- 传动设备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起重吊装模块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pdf VIP
- 《城镇给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 T244-2016》.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