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汕尾市开发海滨生态旅游策略
浅谈汕尾市开发海滨生态旅游策略
摘要:现代人生活的环境日益恶化,人们渴望保护自然、亲近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正是迎合了人们保护环境亲近自然的愿望。本文分析了汕尾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各种有利条件,提出了对汕尾发展生态旅游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生态旅游;滨海;建议和策略
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地处莲花山南麓,与珠三角地区毗邻。东临揭阳惠来县,西接惠州惠东县,北部与梅州和河源接壤,南濒南海,与香港隔海相望,总面积5271km2,总人口340万人,历来有“状元港”和“小香港”的美称。汕尾文化底蕴深厚,有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红宫红场等众多历史古迹,民风淳朴,气候温暖,生态环境优美,空气质量高,地理位置优越,已开通厦深高铁,境内有两条高速公路,还有在建的广州一汕尾高铁,交通便利,充满活力??
1生态旅游概念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是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首先提出的,而在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新兴的旅游活动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生命力,其内涵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最新最完整的定义是: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因“生态旅游”是一个新兴课题,国内外很多学者对“生态旅游”涵义有不同理解。多数西方学者认为,生态旅游的对象应该是自然景观,不受或极少受人为干扰的原始生态环境,比如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等,只有这些自然的景观才能视作生态旅游资源,如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特别顾问谢贝洛斯认为,旅游对象是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方式是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国内学者大多认为生态旅游的对象范围应该更广阔。例如张建萍认为一切具有生态美感的旅游资源地都是生态旅游资源地。多数学者认为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作为生态旅游的指导理论,提出要坚持保护性开放原则。王尔康在《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一文中指出广义上的生态旅游,可以涵盖从古代文人雅士的游山玩水到现代寻常百姓在大自然中进行的游览、度假等所有活动。
2汕尾发展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
2.1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汕尾市位于莲花山南麓,为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兼有的复杂地形地貌。地形分布北部为高丘山地,南部多为台地平原,汕尾市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3座,最高峰为莲花山,海拔1337.3m。汕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部沿海,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明显,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冬不寒冷,夏不酷热,年平均气温在19-26℃左右。这里没有重工业,空气清新少污染,气候四季温暖适宜,是一个难得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汕尾市生态良好,境内物种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常见植被种类110多科,400多种,主要有松、杉、红椎林等,野生动物有穿山甲、白鹤、山猪等。汕尾市是个海滨城市,南部濒临南海,拥有绵长的黄金海岸线;汕尾依山傍海,山海风光旖旎,旅游资源颇具特色,开发前景广阔。
2.2深厚的文化底蕴
汕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广府文化、福佬文化、客家文化、港澳文化、闽南文化交汇,形成了多元发展的文化体系,主要包括海洋文化、航海文化、贸易文化、华侨文化、红色文化、雷公文化、妈祖文化和民俗文化等。
汕尾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称。按地域可分为两大文化区域。市城区、红海湾、海丰县、陆丰市属于“海陆丰文化”,以讲学佬话为主,陆丰是海陆丰文化和闽南文化的混合,海丰主要是闽南文化。陆河县属于“客家文化”,说的是客家话。
当地戏曲有正字戏、白字戏和西秦戏;民间文化有滚地金龙、陆丰皮影戏等。歌舞有汕尾渔歌、海丰麒嶙舞、陆丰甲子英歌舞、钱鼓舞等,民间文化艺术底蕴深厚。
2.3丰富的历史古迹和闪光的红色足迹
汕尾历史文化悠久,根据出土文物考证,在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耕种、渔猎,繁衍生息。近代以来,汕尾地区更是革命斗争风起云涌,彭湃在这里领导农民运动,建立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和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留下了众多红色景点和遗迹。
位于汕尾东涌镇的宝山楼村东侧谷中的龙岗埔发现了青铜时代的宝山楼遗址,距今约2500多年,年代约为西周至春秋时代,出土了青铜斧、青铜铃、青铜石簪等文物。另外在海丰县鳊门镇东南两公里发现了鳊门青铜器出土点,出土了青铜短剑、青铜矛和箭镞等青铜兵器等。另外汕尾境内还有沙角尾新石器时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