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黄杨木雕创作和发展
浅谈黄杨木雕创作和发展
摘要:乐清黄杨木雕经过代代传承,其雕刻技艺获得了长足发展,现已有“拼雕”、“镂雕”、“群雕”、“劈雕”、“根雕”等不同技法。本文主要介绍黄杨木雕的传统创作技艺,探讨个人创作中的一些见解,同时就黄杨木雕的发展现状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黄杨木雕;传承;工艺
黄杨木雕作为温州乐清地区的民间艺术,因其精妙绝伦的雕刻技艺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与青田石雕、东阳木雕一起, 被誉为“浙江三雕”。黄杨木雕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创始于宋、元,流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据考证黄杨木雕作为立体雕刻工艺品单独出现,供人们案头欣赏,目前有实物可查的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铁拐李像》,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1]。在《中国美术全集》一书中曾记载:“晚清案头黄杨木雕孕育于浙江乐清县。”“著名木雕艺人叶承荣相传在道光二十年后雕刻了黄杨木雕太上老君祖像……从此后, 叶承荣便开始了黄杨木雕人像创作, 并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儿子叶茂纪……”据此可以确定,近代乐清黄杨木雕的第一件传世作品《太上老君道祖像》由乐清柳市民间艺人叶承荣雕刻于清道光年二十年(1840年),同时也奠定了乐清黄杨木雕的扎实基础。乐清黄杨木雕经过代代传承,其雕刻技艺获得了长足发展,现已有“拼雕”、“镂雕”、“群雕”、“根雕”、“劈雕”等不同技法。本文主要介绍黄杨木雕的传统创作技艺,探讨个人创作中的一些见解,同时就黄杨木雕的发展现状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一、乐清黄杨木雕的历史传承
黄杨木作为珍稀树种,大部分长于深山老林之中,逢冬开花,春来结果。据《本草纲目》记载:“黄杨性难长,岁仅长一寸,遇闰则反退”,乐清民间有俗语“千年黄杨难成拍”形容其生长周期的漫长。黄杨木色彩黄亮,木质光洁,纹理细腻而质地极佳,有木中象牙之称。随着岁月变迁,颜色由浅而深, 给人以一种典雅、古朴的美感。
明清以来,乐清黄杨木雕逐渐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手工艺术风格,并出现不少雕刻精细、表情逼真的佳作。如明代的黄杨木雕人物老者坐像,作品采用中国画白描之手法进行刻画,特别是五官和分布清晰的长胡须显得格外隽秀洗练,所刻老者面目丰颐,表情慈祥[2]。整件作品运刀简洁,技法圆熟流利,刻工可见浑然厚重之感,是典型的明代人物圆雕造型风格。到了清代,雕工趋于质朴,以刀法清澈、圆转顺畅为特色,突出作品质感。期间如朱子常所雕的“东方朔偷桃”、无名氏所雕的“卧榻仕女”以及康熙年间黄炳勋雕的“铁拐李”等佳作频出。清康熙年间的乐清龙档(龙舟)档头、档尾等处的人物、动物雕刻已有相当水平,特别是圆雕技艺运用十分娴熟。
20世纪初,随着朱子常的黄杨木雕作品在国际展览中连连得奖,乐清黄杨木雕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乐清黄杨木雕的地位也因此连连攀升[3]。这一时期除了朱子常之外,叶阜如、叶品芳、潘阿陆、郑祥奎、叶一舟、葛醇、王凤祚、陈志云等一批黄杨木雕艺人也逐渐成为黄杨木雕名家。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和政府对民间艺术的重视,乐清黄杨木雕得到了及时的挖掘和传承,技艺水平也有了迅速的提高和发展,精美之作不断涌现。出身于黄杨木雕世家的叶润周,广泛吸收了前辈艺术家叶承荣、叶茂纪等的专长,运用镂雕和拼雕等技法,创作出的作品玲珑剔透,富于运动感,蕴涵时代的精神风貌。其所雕的《单人红绸舞》得到周总理的赞赏,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加拿大访华代表团。叶润周先生有着扎实的技法功底,他在创作中,深入生活,观察细致,将自己的情感完全倾注,使作品富有真实性和个性张力。除了对黄杨木雕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发扬,他更倾心于对创新的探索和追求,在题材和表现形式上都敢于大胆突破,而这恰恰是现今温州地区黄杨木雕艺人所缺少的特质。叶润周先生为黄杨木雕艺术和中国工艺美术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06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与温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为叶润周大师举办了大型专场“叶润周大师暨黄杨木雕学术研究会”,高度肯定评价叶润周大师:作为现代黄杨木雕艺术家的一代宗师地位。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乐清黄杨木雕有了蓬勃的发展。这一时期的黄杨木雕特点正如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高照所评价的:“材质上的精雕细刻、题材上的古今并重、表现形式上的写实手法是黄杨木雕的特点,尤其是后两点,是黄杨木雕明显区别于其他木雕的特点。”[4]
二、乐清黄杨木雕的雕刻工艺
乐清黄杨木雕用料考究,刀具科学,工艺流程合理,雕刻技法细腻精到[5]。如上文所言,黄杨木雕技艺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传承和变革,它自身所蕴含的艺术特色不断完善与成熟,其中所凝聚的是前辈大师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关于黄杨木雕的创作基本原则,叶润周先生曾提出:“为了使黄杨木雕创作技艺达到精炼,要做到四不离、五大忌、六要多、七是否。”所谓四不离,即:1、口不离诀;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性胰腺炎护理查房课件(完整版).pptx VIP
- 如何做合格的研究生导师.ppt VIP
- GB50084-2001(2005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ocx VIP
- 绿色“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节能环保树立垃圾分类新观念PPT模板课件.pptx VIP
- 铁路栅栏改移重点项目施工专项方案.doc
- ApacheCN 编程/大数据/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学习资源 2019.8.pdf VIP
- 精品解析:北京市八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大数据互联网科技PPT模板 .pptx VIP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pdf VIP
- 隐球菌性脑膜炎护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