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自创作长恨歌清唱剧中创作特点.docVIP

浅谈黄自创作长恨歌清唱剧中创作特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黄自创作长恨歌清唱剧中创作特点

浅谈黄自创作长恨歌清唱剧中创作特点   【摘 要】黄自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作为黄自先生的一部很有代表性的爱国声乐套曲,《长恨歌》很好地表现了他的创作风格和个性,是我国第一部清唱剧。本文从《长恨歌》题材内容、创作手法、作曲技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黄自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黄自;长恨歌;创作特点   On the yellow self-creation, “Everlasting Regret” Oratorio of the creative features   Zhao Ya-kun   (Pucheng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Youth Center Pucheng Shaanxi 715500)   【Abstract】Yellow naturally our modern history of the famous music composer, music theorist, and music educator. As Mr. Huang Zis a very vo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patriotic divertimento, “Everlasting Regret” good performance of his creative style and personality, is Chinas first oratorio. This article from the “Everlasting Regret” subject matter, writing style, composition techniques discussed several aspects of the creative features yellow self.   【Key words】Huang Zi;Everlasting Regret;Creative features   1. 黄自的生平简介    黄自(1904~1938),字今吾,1904年2月23日生于江苏川沙(今上海),1938年9月于上海病逝,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黄自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自此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参加学校乐队、合唱队,学习钢琴和声乐,至1924年毕业,获准官费留学美国。他先在俄亥俄州的欧柏林大学学心理学,1926年转入该校音乐学院攻读理论作曲和钢琴,1928年又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29年6月黄自回到国内,第二年任上海国立音专的教务主任和作曲教员,从此开始了他为中国音乐教育作出杰出贡献的时期。 1931年起黄自创作了多首抗战歌曲,如《抗敌歌》、《旗正飘飘》等。1934年,他主编国立音专音乐艺文社的《音乐杂志》和上海《新月报》的“音乐周刊”。1937年他辞去教职,专事编写专业教材。他倡导音乐创作走民族乐派的道路,探索音乐的民族风格。他的音乐创作以声乐为主,作品的作曲技法娴熟,表现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代表作品有清唱剧《长恨歌》、歌曲《点绛唇》、《南乡子》、《玫瑰三愿》等,他还主持并实际参与编写了《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材》(共6册)。 黄自一生虽然短暂,但从他所创作的作品我们不能不佩服黄自是一位巨大的音乐创作天才。   2. 《长恨歌》的主要内容及其创作背景   黄自创作的清唱剧《长恨歌》,是他唯一一部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部大型声乐套曲作品。其歌词由他的合作者韦瀚章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创作,并以其中的诗句作为每一个乐章的标题。 其主要内容是歌颂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二人的爱情,并对他们爱情的悲剧寄予深切的同情。有些乐章中对李隆基“只爱美人醇酒,不爱江山”也做了一些批判。 《长恨歌》创作于1932年至1934年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扩张,国民党政府却步步退让,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英勇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侵略者,全国掀起抗日救亡的热潮。笔者认为,值此时局,乃生清唱剧《长恨歌》的创作动机。作者原计划是写十个乐章,但属于独唱部分的第四、第七、第九乐章,这三个乐章因故未能完成。徐世家在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中提到“他们创作这部清唱剧,一方面是出于教学上的考虑,想以此来填补国立音专的合唱课长期没有中国教材的空白;另一方面,也有针砭时弊的意图,认为政治部清明,就会引起民族灾难。(《黄自年谱》,戴海鹏,《音乐艺术》1981年第二期)”    笔者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长恨歌》各个乐章:(1)歌唱形式。黄自先生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歌唱形式例如混声合唱、女生合唱、男女重唱、男生合唱等等,丰富了歌曲的表现;(2)曲式结构。民族与西洋音乐的很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