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内生真菌分离及抑菌活性研究.docVIP

淫羊藿内生真菌分离及抑菌活性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淫羊藿内生真菌分离及抑菌活性研究

淫羊藿内生真菌分离及抑菌活性研究   摘要:从淫羊藿根、茎、叶分离出23株内生真菌,对分离出的真菌利用琼脂块法进行初选与滤纸片法进行复选,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4 种微生物为指示菌对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发现,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中有10株菌株具较好的抑菌活性。对大肠埃希菌抑菌效果最好的为标号K7的菌株,抑菌圈直径为18.0 mm;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的均为标号B3的菌株,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0、15.0 mm;而对灰霉病菌抑菌效果最好的为标号K6的菌株,其抑菌圈直径达到12.0 mm。   关键词:淫羊藿;内生真菌;抑菌活性   中图分类号:S482.2+92;Q93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3-0327-03   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巫山淫羊藿、朝鲜淫羊藿等多种淫羊藿的茎叶[1],主产于贵州、辽宁等省[2-3],夏、秋季采收,割取茎叶,除去杂质,晒干。淫羊藿茎叶含有淫羊藿苷和挥发油。中医学认为淫羊藿性味辛甘、温,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的功效;同时,淫羊藿还可以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周围血管,使血压下降,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淫羊藿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生殖、骨关节、呼吸系统疾病[4-5]。   植物内生真菌(endophyte fungus)是指在健康植物寄生的、在各种组织和器官内部或细胞间隙中进行部分或全部生活周期而不使宿主表现明显病理症状的一类真菌[6]。有研究发现,内生真菌普遍存在于植物组织内,并和宿主植物长期共生,与宿主在遗传、生理、代谢等方面相互渗透、同步进化,形成互利互惠的共生关系,使得它极有可能与宿主交换遗传信息,从而产生相似或相同生理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7]。1993年Stierle等从短叶红豆杉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紫杉醇后,国内外学者从多种药用植物中陆续分离得到产生活性物质的内生真菌[6,8],因此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已成为筛选新药物的潜在资源[9-12]。   本试验以贵州省贵阳市郊的野生淫羊藿(Epimedium)为材料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以获得产生生物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药用微生物,进而为新型抗菌物质的获得开辟一条新路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与内生真菌的分离   淫羊藿样品采自贵州省贵阳市郊。采集的新鲜植物样品4 ℃保存,72 h内处理。   1.2 供试指示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均由贵州师范大学微生物实验室保存。   1.3 试验流程   淫羊藿内生真菌分离及抑菌活性试验流程见图1。   1.4 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   将采集的新鲜样品用自来水洗净泥土等脏物,根、茎、叶分别切为0.5 cm的小片。在无菌条件下,对样本进行表面消毒,具体步骤如下:无菌水冲3次,Tween-20 处理30 s,8%次氯酸钠溶液消毒5 min,无菌水冲洗3 次,75%乙醇浸泡5 min,无菌水洗涤3次。同样无菌条件下将样本切成0.2 cm×0.2 cm 大小接种于PDA平板上,28 ℃培养至出现菌落,从菌落边缘取菌丝分别接种于新鲜平板,经反复转接得到纯化菌株,保藏待用[13]。   1.5 指示菌的培养   将枯草芽胞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单菌落接种于5 mL 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37 ℃培养18 h,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单菌落接种于LB培养基,用无菌水制备浓度约为 2.2×105 CFU/mL 的菌悬液,灰霉病菌在PDB培养基里 28 ℃ 摇床振荡3 d,取100 μL 菌悬液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上,用玻璃环涂抹,进行抑菌试验。   1.6 抗菌活性菌株的初选   采用琼脂块法对所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的初选,具体步骤如下:用打孔器从在PDA平板上生长的菌落上截取直径为6.0 mm的琼脂块,用无菌镊子将琼脂块放置于涂有指示菌的PDA平板上,28 ℃培养3 d,观察及测量抑菌圈直径[14],重复3次。   1.7 抗菌活性菌株的复选   检测活性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作为活性菌株的复选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初选菌株接种于100 mL PDB液体培养基中,28 ℃摇床培养8 d,4 000 r/mi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