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朱熹思想渊源及其诗歌创作
                    浅谈朱熹思想渊源及其诗歌创作
    [摘要]词是宋代成就最高的文学艺术形式,然而宋诗并不逊色于宋词。唐诗长于抒情而宋诗长于说理。宋诗的“理趣”特色与宋代理学的高度发展密不可分,而这一点在既是理学家又是诗人的朱熹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朱熹既相对轻视,又十分宽容,这与其复杂的思想渊源有很大关系。就创作而言,朱熹的诗歌作品主要以哲理诗、山水诗和政治诗为主。其中,哲理诗将深奥的道理予以形象化的表述;山水诗则清新自然,余味隽永;而政治诗又写得直抒胸臆、金刚怒目。透过朱熹的这些诗歌作品,可见朱熹是艺术风格丰富且多元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让读者领略到一位严谨理学大师的另一面,亦使人们对朱熹思想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 
  [关键词]朱熹;诗歌;理学;多元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12-0190-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12.084 [本刊网址]http:∥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提及朱熹,总是会首先提到他的理学成就。在学术史上,人们习惯性地将理学称为“程朱理学”,如此以人名代称的学术在我国历史上只有“孔孟之道”、“老庄之学”和“程朱理学”,由此可见朱熹崇高的学术地位,几乎直追孔孟。其作《四书章句集注》更是被作为了后代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然而,朱熹不止是理学家,同时还是诗人,流传至今的朱熹诗作总计一千三百余首,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容小觑。关于朱熹的诗歌成就,古人评书虽然不多,但也并非无迹可寻,宋人李涂《文章精义》称:“晦庵先生诗,则《三百篇》之后一人而已。”李重华说:“南宋陆放翁堪与香山踵武,益开浅直路径,其才气固自沛乎有余。人以范石湖配之,不知石湖较放翁,则更滑薄少味,同时求偶对,惟紫阳朱子可以当之。盖紫阳雅正明洁,断推南宋一大家”。历来认为,陆游是南宋诗坛第一大家,李重华将朱熹与陆游并称,虽然不免溢美之嫌,但也足以说明朱熹诗歌的艺术成就之高。只是,从古至今,对朱熹诗歌的研究远远不及人们对其理学著作的关注,据林庆彰先生主编的《朱子学研究书目》统计,在上世纪百年中学界对朱熹的研究成果共有2254项,其中关于朱熹诗歌研究的仅有不到100项,可以说是残山剩水。 
  与诗歌创作同时被研究者忽略是朱熹的思想渊源,在宋代理学史上,有所谓“濂、洛、关、闽”之说,都是地域性学术流派。这其中“洛学”以二程兄弟为代表,“闽学”则以朱熹为代表,朱熹长期在武夷山讲学,“闽学”因此得名。后世所谓“程朱理学”,一方面说明了二程与朱熹对理学学术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则说明朱熹思想与二程思想一衣带水、一脉相承的关系,可以说,“闽学”就是从“洛学”发展演变而来。但是,从二程到朱熹,时隔上百年,可以说朱熹既继承了二程思想又有所发展,两者并不完全相同,而朱熹与二程思想上的差异性与发展性最重要的就体现在其诗歌思想和诗歌创作之中。在二程看来,诗歌不仅无助于“道”的传播,还会构成对“道”的伤害,朱熹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这种思想,但态度要宽容的多,朱熹并不反对诗歌创作,他本人就是诗人,而且朱熹认为好的诗歌是可以与“道”达成和谐关系的。朱熹的这种思想转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家学背景,本文即以此为研究对象,从来源角度探讨朱熹诗歌思想与其理学思想的关系以及朱熹的这些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的体现。 
  一、朱熹的诗歌思想及渊源 
  朱熹的诗歌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种态度和一种观念。这里所谓的两种态度,一种是轻视,一种是宽容。先说轻视,众所周知,朱熹是理学大家,其理学思想主要来源于前代理学家,尤以程颐、程颢兄弟为代表。理学家将“道”作为宇宙和人生的根本,将追比圣贤作为人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在这种思想的左右下,理学家一般讲求以理性和节制内心的情感。所以,对于文学创作包括诗歌创作一般都比较轻视,甚至反对,最代表性的观点即是周敦颐的“文以载道”论,即认为“文”不过是“道”的工具,而且在很多时候,对文辞的过度追求必然会对“道”构成伤害,因此他主张以求道为根本,以文辞为末事。关于“作文害道”程颐则更加极端,他将文学创作完全等同于“文字游戏”,认为人如果沉迷于这种游戏,就会玩物丧志。朱熹受到这些理学家思想的影响,可以说,对诗歌创作的比较轻视的,但他对诗歌创作的态度远远没有前代理学家那么激烈,这就是朱熹对诗歌的第二种态度,即宽容。朱熹对诗歌创作的宽容态度最明?@的证据莫过于他本人的创作,前文已述,朱熹传世的诗作有一千三百余首,可谓高产。此外,关于诗与“道”的关系,朱熹有过明确的表述:“作诗间以数句适怀亦不妨。但不用多作,盖便是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干部履历表(199版A4).doc VIP
- 危险品车辆挂靠协议范本6篇.docx VIP
- 2025年遵义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面向基层公开选调2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虚拟电厂建设方案.pptx VIP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最新版全文.docx VIP
- (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doc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数学试卷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doc VIP
- ANSI_ISEA 105-2016国外国际标准.pdf VIP
- GB50645-2011 石油化工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