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短季棉优质高产技术研究回顾与展望
湖北省短季棉优质高产技术研究回顾与展望
摘要:通过湖北省短季棉优质高产技术近十年的研究探索,回顾了选育适宜湖北棉区种植的短季棉新品种、摸清湖北省麦(油)后直播短季棉的生长发育规律,制订湖北省短季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范等相关工作,并对未来几年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短季棉;优质;高产;配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2.0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6)03-0038-05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6.03.008
Review and Prospect on the Technical Research of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of Short-season Cotton in Hubei Province
Cao Peng, Yi Guoxi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Through studying and exploring the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technology of short-season cotton in Hubei Province in recent ten years, we reviewed the new short-season cotton varieties, finded out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egularity in direct seeding after wheat (or rape), made the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other related work in Hubei Province. And we forecaste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next few years.
Key words: Short-season cotton; High quality; High yield; Coordinated technology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物化和人工成本不断攀升,棉田比较效益持续下降。传统的麦(油)后移栽棉种植模式凸显出的不利因素逐渐增多,湖北省棉花生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解决当前棉花生产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急需发展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与棉农迫切需要相符合的新品种、新技术与新模式,以减轻生产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棉田综合效益。短季棉茬口适应性好[1]、省工减投[2]、节本增效[3],发展短季棉是破解当前棉花生产难题的有效途径。因而对湖北省短季棉优质高产技术进行研究与探索。本文简要回顾了湖北省近年来短季棉优质高产配套研究已开展的相关工作,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发展短季棉生产,为稳棉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1 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2007~2008年,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引进短季棉品种中棉所50、中棉所64进行展示。自2009年开始,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短季棉种质资源,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进行适宜性筛选,先后从40多个品种(系)中筛选出2个适宜品种(系)参加湖北省短季棉品种区试。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负责全省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先后开展了多项配套试验示范工作。具体安排如表1所示。
2 各试验和示范的情况与结论
2.1种植密度试验
试验设60000株/hm2、75000株/hm2、90000株/hm2、105000株/ hm2四个密度处理,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部分试验点2011年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单株果枝层数、单株果节数、单株成铃数、单铃重和脱落率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少。当播种密度在90000株/hm2时,单位面积籽棉产量最高,密度再增加或降低,平均单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2.2 不同密度下打顶试验
试验设4个不同密度与2种打顶方式,由密度与打顶组成8个处理。其中密度分别为60000株/hm2、75000株/hm2、90000株/hm2、105000株/hm2,打顶为8月8日统一打顶(CK)和以达到要求果枝层数时打顶(简称定层打顶,60000株/hm2、7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