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源沙门氏菌携带I类整合子向人源细菌体外转移研究.docVIP

猪源沙门氏菌携带I类整合子向人源细菌体外转移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猪源沙门氏菌携带I类整合子向人源细菌体外转移研究

猪源沙门氏菌携带I类整合子向人源细菌体外转移研究   摘 要:为考察猪源沙门氏菌携带的I类整合子向人源细菌在体外接合试验中的转移频率,在体外接合试验中应用PCR方法检测细菌间I类整合子的转移。结果表明:人源沙门氏菌I类整合子转移效率在1.6×10-3 ~2.5×10-4 cfu?mL-1(供体菌)之间,人源大肠杆菌I类整合子转移效率在1.5×10-5 ~8.3×10-6 cfu?mL-1 (供体菌)之间,猪源沙门氏菌I类整合子未转移给人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此,猪源沙门氏菌I类整合子携带耐药基因盒在体外可向人源革兰氏阴性菌发生转移,且转移频率较高。   关键词:沙门氏菌;体外接合试验; 整合子;转移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10.004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transfer frequency of class I integrons from swine Salmonella to human bacteria on the conjugation test in vitro, the transfertation of class I integrons between the strains was determined with PCR metho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ansfertation rate of class I integrons from swine Salmonella to human Escherichia coli were in 1.6×10-3 ~2.5×10-4 cfu?mL-1 (donor strain), and to human Salmonella were 1.5×10-5 ~8.3×10-6 cfu?mL-1 (donor strain). Class I integrons were no found in human in human Staphylococcus aureus. So, class I integrons of swine Salmonellae could transfer to gram-negative bacteria of human origin in vitro and the transfer frequency was quite high.   Key words:Salmonella; integron; transfer; conjugation test in vitro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全球公认的主要动物源细菌传染病,危害人和动物健康的重要致病菌,严重威胁养殖业和食品安全[1]。整合子是介导细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机制之一[2],同时整合子可定位于质粒上,也可以作为转座子的一部分参与转移,使耐药基因在细菌种间和种内发生转移[3]。整合子携带耐药基因体外转移多集中在临床菌株的研究中[4],但对动物源细菌的报道较少,且整合子携带耐药基因盒在细菌间水平转移,加快了临床耐致病菌获得耐药性。本研究是将5株猪源沙门氏菌I类整合子阳性菌株与人源性不携带I类整合子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1株进行耐药基因的体外转移试验,考察I类整合子携带耐药基因能否在人源、动物源细菌间传播,为细菌耐药性的传播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菌株 供体菌:猪源沙门氏菌5株,含有I类整合子(贵州大学药理实验室保存)。   受体菌:人源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1株(由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惠赠),且不携带I类整合子及耐药基因盒。   1.1.2 培养基和试剂 LB肉汤、缓冲蛋白胨水(BPW)、GN增菌液、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钠琼脂培养基(XLD)、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EMB)、贝尔德-帕克氏琼脂培养基(BP)均购自杭州博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四环素和链霉素购自上海博微科技有限公司。Ex Taq酶试剂盒购自TaKaRa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体外接合试验 [5-7] 供、受体菌分别于LB肉汤中37 ℃过夜;调整菌液为2个麦氏浓度,各吸0.1 mL加入0.8 mL LB肉汤,37 ℃孵育4 h;菌液3 800 r?min-1离心2 min,弃上清液,1 mL生理盐水将沉淀混匀;吸取0.1 mL涂布于MHA平板,37 ℃过夜;经102~103倍稀释后吸取0.1 mL菌液涂布于含双抗菌药物(0.02 mg?mL-1四环素+0.05 mg?mL-1链霉素)的EMB、XL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