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芽率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种子芽率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玉米种子芽率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摘 要:由玉米种子质量问题引起的农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切身利益。该文从玉米种子的生产过程与加工过程阐释了影响玉米芽率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保障玉米种子芽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玉米种子;芽率;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0-52-02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的农作物,不仅是重要的口粮及饲料作物,同时也为化工、医药、酒业、燃料等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料。玉米种子作为玉米产业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玉米种子生产、包装、经营及使用者(农户)的根本利益。近年来,由玉米种子质量问题引发的农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仅直接关系着农民的切实利益,对农村的稳定工作也带来一定程度的威胁,同时给玉米种子的生产及经营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玉米种子鉴定的4个重要指标分别为:芽率、净度、纯度及水分。其中,芽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玉米的出苗率,若是直播玉米还影响着留苗密度,最终影响农户种植效益。   1 玉米种子芽率的影响因素   1.1 生产过程   1.1.1 气候 早霜与冻害是玉米制种过程中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早霜会使玉米制种植株的叶片受害,进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收获的玉米种子会由于前期物质累积不充分而造成籽粒不饱满,芽率丧失。玉米种子收获时遇气温冻害尤其是长时间的冻害,能使玉米种子由于温度的骤降导致芽率急剧降低,甚至全部丧失[1]。   1.1.2 病虫害 制种亲本中,有些自交系自身抗病虫差,易受玉米螟的危害且易感染瘤玉米黑粉病、穗腐病、纹枯病、青枯病等,已遭病虫害危害的玉米种子与正常种子初期外表差别不大,但搁置一段时间后芽率会明显降低。   1.1.3 成熟度 玉米种子芽率与种子的成熟度呈正相关,即成熟度好的玉米种子其芽率及发芽势均高,反之均低[2-3]。高海拔地区玉米制种基地、玉米制种播种滞后及品种布局的不合理等,都可能造成种子生长灌浆中后期由于气温的降低,影响玉米种子正常的光照需求及有效积温的累积,拉长种子的成熟期,造成部分雌穗可能不能正常地成熟脱水,最终影响玉米种子的成熟度,这种种子若作为大田用种时就会芽率极低。   1.2 加工过程   1.2.1 含水量 玉米种子含水量直接影响芽率的高低,同时也是玉米种子质量鉴定的重要指标之一。刚收获时玉米种子含水量一般处在30%~40%,晾晒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当,极易造成局部的“捂种”或“冻种”,发生高温霉变、低温冻害情况,种子的芽率将迅速降低[4]。   1.2.2 机械脱粒 在玉米种子脱粒过程中,由于未严格按照加工规范操作,造成脱粒玉米种子出现较高的破碎度。机械脱粒时玉米种子的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可能造成籽粒胚部损伤,进而影响种子的芽率。   1.2.3 烘干 未及时晾晒达到安全储藏标准的玉米种子,需要人工烘干[5]。在烘干过程中,若玉米种子脱水过快,可能会造成种子的破损,导致内酶的活性丧失,种子活力降低,从而影响种子的芽率。   1.2.4 库房管理 玉米种子在库房中越冬或越夏时容易受到虫子、老鼠的危害,从而降低种子的芽率,且仓库的仓储条件如通风状况、漏水等对玉米种子的芽率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 对策建议   2.1 因地制宜制种 玉米制种需科学考虑品种的适应性,制种基地的选择需考虑光热条件。对中晚熟品种要适时早播,以加强根系发育,增强抗旱耐涝及抗倒能力,但播种期不能过早,防止出苗期遭遇晚霜。技术上要求制种地块土地尽量平整,播种深度一致,优先考虑采取地膜制种,生长后期遭遇气温剧烈变化时可砍除父本植株,清理母本植株穗上部分叶片,促进透风通光,促进种子成熟,保障种子芽率。   2.2 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玉米制种各个生长时期的水肥控制管理,尤其是成熟期的管理。科学优化成熟灌浆期的水肥控制,既要满足玉米种子灌浆所需水肥,又要防止玉米亲本植株的贪青晚熟,影响收获的时间以及种子的质量。可在玉米成熟后期采用站秆扒皮技术,加快玉米种子后熟脱水。并加强病虫害预测、预防,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2.3 科学合理施肥   2.3.1 母本施肥 不同的母本类型、土肥条件,肥料的种类和用量不同。施肥总量推算:100kg玉米种子产量,需施纯N 6.8~7.0kg、P2O5 3~4kg,K2O 5~6kg,缺Zn基地,可增施2~3kg/hm2 Zn肥。重底肥、早苗肥、重秆肥、巧穗肥,底肥以磷钾肥配合农家肥,追肥以复合肥为主,底肥、苗肥、秆肥、穗肥分别占施肥量的30%、20%、30%、20%[6]。   2.3.2 父本施肥 注意与母本平衡施肥,提高施肥水平。若父本相对母本偏早,则控肥控长,减少浇水;若父本偏晚,则应追施速效肥。   2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