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示弱策略在师幼互动过程中运用
示弱策略在师幼互动过程中运用
摘 要 示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处理人际关系时常用的策略,也是许多幼儿园教师在进行师幼互动时经常采用的策略。教师以主动而有意地暴露自身弱点的方式,灵活巧妙地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难题,激发幼儿的主动参与和思考,改善师幼关系,并缓解教师的职业负荷。
关键词 示弱 教师引导策略 师幼互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4.036
在教师引导幼儿的过程中,当互动处于僵滞状态时,有时教师会采用示弱的方法,以退为进,迂回地达到引导幼儿的目的。所谓示弱,就是“暴露弱点,表示软弱。”(《辞海》)放置到教师引导幼儿的情境中来看,就是打破教师权威、强势的既定行为模式,教师有意将自己置于弱势地位,向幼儿展现自己的“弱”,以此为途径达到教育的目的。
1 示弱策略案例与解析
案例1:涵涵穿珠珠
早上八点四十左右,中二班的小朋友们都在认真地做着自己的活动,涵涵却在教室里游荡着。郭老师看到了,向她走去。
郭老师:“涵涵,你想做什么呢?”
涵涵:“我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不会做。”
郭老师:“咦,还没做呢,就说自己不会了?这样吧,咱们一起去做一个又有趣又简单的活动吧?”
涵涵:“好吧。”(兴致不高)
郭老师领着她走到区角,拿出装珠珠的盒子:“我们一起来穿珠珠吧?”
涵涵:“可是我不会呀。”
郭老师:“我猜涵涵肯定会。一只手拿着线,一只手拿着珠珠,然后把线从这个珠珠的洞洞里穿过来,再一拉就好了。”郭老师边说边示范。“呀,涵涵,你得帮帮我啊,郭老师的眼睛不行了,都花了,看不见洞洞了,怎么办呀?请你帮帮我好吗?”
涵涵(接过郭老师递过来的线和珠珠):“那我试试吧。”边说边试着穿,很顺利地穿上了。
郭老师:“太棒喽,穿进了,谢谢涵涵!咱们接着穿好吗?”
涵涵(高兴了):“好。”
看涵涵穿了一小会儿,郭老师就去忙别的小朋友的事情了。过了一会儿又回到涵涵身边,看到涵涵已经穿了挺长一串珠子。
郭老师:“呦,涵涵这么能干,穿了这么多了。让我看看,好像穿得很有规律呢?”
涵涵挺兴奋地说:“我是两个相同的颜色穿在一起的。”
郭老师:“嗯,分配得很均匀。”故意错拿了一个黄色的珠珠,“来穿这个吧?”
涵涵看看线上的珠珠:“不能穿黄的,应该穿红的,要不就不对了。”
郭老师:“就是,我看错了,看我的眼神多不好,要是一穿黄色的,就会把规律打破了。涵涵观察得可比郭老师仔细多了。”
涵涵听了,穿珠珠更起劲了。在收玩具的时候,她已经穿了很长,并专门拿给郭老师看。
在这个案例中,郭老师发现涵涵游荡在活动之外时,便产生了要引导她参与到活动中去的意图。当发现幼儿并没有参加活动的意愿,郭老师首先采用商议的方式邀请幼儿参加串珠的活动。但幼儿仍然兴致不高,接着使用示弱的方法诱使幼儿尝试串珠,打消了幼儿的畏难心理。当幼儿顺利参与到活动中后,郭老师并没有就此结束这次引导,而是持续关注着她的活动。并以“示错”的方式,帮助幼儿发现并归纳了自己正在进行的活动中隐含的规律。最后,又以示愚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成就感,增加幼儿持续活动的动力。在此次教师引导活动中,教师通过种种示弱的方法,将自己的意图包裹起来,巧妙地将活动的主动权交给了幼儿。
2 示弱策略的机制
2.1 僵滞的情境
在笔者通过观察和访谈收集到的若干案例中,引发教师使用示弱策略的情境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过程处于僵持状态。如一个小班幼儿不停地闹着要回家,老师尝试了多种方法与幼儿进行沟通,在僵持不下的状态下老师做出难受的样子对孩子说“那老师把你送走之后,就剩自己一个人了,我多孤单呀。我想让你陪陪我,好吗?”使幼儿产生了强烈的“同情”,主动产生了要留下来陪老师的愿望。教师通过角色的转换,成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在幼儿的学习活动遇到问题僵滞不前时,教师也会运用这一策略“润物细无声”地支持幼儿的学习。如一个幼儿把自己搭建的塔楼送给老师,但是这个塔楼上的钟表不太结实,于是老师就装作发愁的样子说:“哎呀,如果要是刮大风了,我这个漂亮的钟表就会――”幼儿马上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并通过一系列的探究解决了问题。
2.2 角色的置换
示弱策略的本质在于教师与幼儿双方角色、地位的置换。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幼儿面前的形象,总是强势、权威的成人角色,是幼儿依靠的对象。幼儿则一贯被看作被保护、被照顾、被教育的对象。但在“示弱”的场景中,既定的关系模式被逆转了,教师向幼儿展现自己“无能”的一面,向幼儿发出“需要帮助”的信号,以此来唤醒幼儿对行为的呼应,并以此为契机,逐步引向原有的目的。
在这一策略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史铁强《大学俄语(5)(东方新版)》【词汇短语+课文精解+单元语法+全文翻译+练习答案】(урок.pdf VIP
- 新22J05 公用卫生间、住宅厨房及卫生间.docx VIP
-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件(共32张PPT)2025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pptx VIP
- 流感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ppt VIP
- 各种品牌电视机总线调整资料.doc VIP
- 课程设计说明书UASB.docx VIP
- 螺杆压缩机大修技术协议.docx VIP
- 企业应急救援队伍教育训练大纲 .pdf VIP
-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情景默写(附参考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df VIP
- T_AHEMA 002—2020_HDPE土工膜漏点双电极法测量.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