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传播研究启示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传播研究启示
摘 要:随着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更新,社会网络分析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从对人群的分析,到对文本的分析;从对图形的描绘,到对中心度、位置的计算;从社会学到物理学生物学统计学等多学科合作。本文描述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渊起、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前沿理论与操作程序,并指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视野与方法进行新闻传播研究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论;新闻传播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4-0059-02
不同于传统的实证方法,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方法研究结构而非事件、聚焦关系而非主体、关注动态而非静止。确切地说,社会网络分析更像是一种研究社会的新视角,而非某种局限的具体方法。加之互联网络、社交媒体、甚至物联网的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球化和经济社会一体化,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网络化数据。在此基础上催生出的小世界、无尺度网络等让人眼前一亮的理论,都促使社会网络分析成为一种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的研究视角。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已经在新闻传播领域有所运用,但尚未形成规模。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革新,电子设备作为媒介,将每一个使用者联结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网络的结构。在描述社交网络的基础上,对这种复杂网络结构的分析尚不多见。同时,海量文本内容也为传统的文本分析增加了难度,应运而生的是采取社会网络方法去分析文本,研究语词关系和叙事模式的文本分析新思路。本文通过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介绍,试图发现其对人物互联环境下新闻传播研究的启示。
一、渊起与发展
传统社会科学研究将注意力放在个体的研究对象身上,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将个体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复杂关系中抽离出来。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者艾伦?巴顿在1968年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说这样研究“就好比生物学家将实验动物放入碎肉机中,每隔一百个细胞就抽取一个来观察”。但在试图探索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领域,此举无异于盲人摸象,难明就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结构化的研究方法,也就是社会网络分析,便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方向。
早期社会科学研究者曾试图从结构主义的视角,探究将个体连结在一起的纽带。早在19世纪中叶,哲学家孔德就曾说过,“科学主义的精神不准我们将社会看做个体的集合体”。他也因此最早提出从社会行动者间相互联系的角度看待社会。与孔德不同,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对群体行为现象进行了验证,以一种动态的结构主义视角,分析信息在人群中的流动过程。直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家齐美尔和他的学生,才明确提出了社会网络的观点,这对结构主义的研究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认为社会由处于特定环境中的个体组成,只有当这些环境交互影响时,也只有人们之间相互影响时,才能称其为社会。可以说,齐美尔的论述,为当代社会网络分析奠定了基础 [1]。
当代社会网络分析领域的萌芽,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心理医生雅各布?L?莫雷诺,和他的同事海伦?简宁斯最早引入这一方法,并将其命名为社会计量学(Sociometry)[2]。可惜并未取得长足发展,十多年后,美国大多数社会学家又将其注意力转回了传统的属性研究。与莫雷诺和简宁斯同时期,哈佛大学人类学家W?劳埃德?沃纳带领其团队,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思路,设计了著名的“银行接线室”研究。但随着1935年沃纳离开哈佛去芝加哥大学工作,哈佛的这波研究风潮也随之消散。同一时期,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莱温带领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结构主义视野下的心理学领域研究,开启了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的第三波萌芽。虽然这三支团队最早采取结构主义的研究视野,探索了社会网络的分析路径,但却都没有发展出一套可以广为适用的系统的研究方法,且没有形成广泛持久的影响。
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路径进行研究的机构和个人遍布世界各地,研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直到70年代早期,哈佛大学哈里森?怀特教授用结构主义范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探索并使用社??网络分析研究路径的研究者,他们活跃在各个研究领域,使得社会网络的分析路径走进了更多研究者的视野[3]。跟随怀特教授及其学生的步伐,社会网络分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90年代末期,社会网络分析迎来了一些重大突破。1998年,瓦茨和斯特罗加茨发表了小世界理论;一年后,巴西巴拉和阿尔伯特验证了中心度的分布,从物理学的角度,为社会网络分析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物理学领域出现了大量结构化数据;同样面临这一现象的,还有需要研究基因和代谢网络的生物学领域。为此,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者都开始着眼于网络化结构数据的分析方法研究,并将目光投向了已经致力于解决网络化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学堂在线 海上求生与救生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智能无人船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pptx VIP
- 超星尔雅2018《形象管理》章节测试答案满分答案.pdf VIP
- 学堂在线 生活英语读写 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docx VIP
- 某沿海城市低空产业赋能城市管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版v1.0.pdf
- 中国石油大学远程教育,压裂井返排优化设计研究.doc VIP
- 学堂在线 战场侦察监视技术与装备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学堂在线 工程伦理2.0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2024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微电子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热门选题100个)最新.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