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题与教育转型――试论民国时期学生就业困难.docVIP

社会问题与教育转型――试论民国时期学生就业困难.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问题与教育转型――试论民国时期学生就业困难

社会问题与教育转型――试论民国时期学生就业困难   摘要:中国新式学校教育开始于清末,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它随即成为国家主要制度性教育,毕业生逐渐增多,此系中国教育的重大变革。然而到了民国时期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都遇到了严重的就业困难,表现为毕业生的低就业率和已就业者的职业困境,构成了一个新的教育和社会问题。而这与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转型有极大的关系,这种转型是受外部因素影响的急剧变革,该变革使社会的受教育者就业模式快速解体,短时间内天然地导致了学生就业困难。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把中国的学生就业问题,放在一百年来中国社会改革的过程中来看待,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客观地理解这个问题。   关键词:学生就业困难;低就业率;职业困境;教育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1―0271―05      本文试图讨论1912―1937年中国社会的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研究该问题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挖掘历史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研究民国――这个中国教育模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则显得更有意义;另一方面也具有现实的关照意义,因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仍旧十分严重。   但是对此问题的研究,学术界长期以来没有专门的关注,只是在某些相关主题中涉及而已,近些年才有学者进行一些深入探索。清末学生群体的就业困难问题在桑兵专著《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中有一些涉及。民国学生就业困难比之清末更为严重,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失业:武增峰的《20世纪30年代大学生失业问题的教育反动》[1],谭玉秀、范立军的《抗战前大学生失业问题探悉》[2],黄佑志的《简论抗战前国民政府救济大学生失业的措施》[3];学生失业的社会政治影响,主要是陈德军的成果:《南京政府初期“青年问题”:从国民识字率角度的一个分析》[4]和《南京政府初期文科与实科比例失衡的社会政治效应》[5]。   本文将以民国时期的主要教育类报刊为史料来源,从社会问题的角度去更具体地阐述1912―1937年中国学生就业困难现象的表现,并且尝试从教育转型的角度来分析此问题更深刻的历史背景,而这也是相同主题的研究较少涉及的。   一、问题的表现   中国新式学校教育开始于清末,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它随即成为国家的主要制度性教育,毕业生逐渐增多,此系中国教育的重大变革。然而到了民国时期,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却在教育救国的“凯歌”下很难就业,从而造成了一个新的教育问题,并引起了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其有两个重要的表现,首先是毕业生就业率低,即“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其次是能就业学生的职业困境,即毕业生通过职业对社会和个人的回报低。   (一)毕业生就业率低   毕业生就业率指的是升学和就业者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其统计是很烦琐的工作,民国时期无论中央、地方政府还是学校都没有对这个数据的采集有足够的重视,所以没有留下全国性的统计数据或者地方性的更为精密的统计数据。不过热心教育的社会组织、报社和杂志社进行了一些零星年份、地区或者个别学校的统计,为我们了解民国时期毕业生就业率提供了一些依据。   1914年京津地区某中学的校长称其学校毕业生“谋事而不得事者”占毕业生总数的1/2。”可见该中学的中学生就业率大约50%。江苏省教育会在1915年和1916年进行了两次省内各中学的毕业生就业调查,发现毕业生中的77%(1915年)和61%(1916年)为不能升学者,他们“大都无业,或虽有业而大都非正当者也。” [6]由此可以推知,此时江苏省的中学生就业率至少在50%以下。1916年黄炎培曾在报告中说:“现在中国教育上最可虑之事,莫如学生毕业后之状况,大抵一百分中有二十五分升学,三十分得有相当职业,而其余则皆失业之人。” [7] 黄炎培是江苏省教育会会长,他掌握的情况大抵也是以江苏省为基础,可知此时江苏省中学生就业率为55%左右。以上情况是京津地区和江苏省的中学毕业生就业率,而作为全国经济文化的发达地区,其就业率应该高于全国水平,所以如果乐观的估计,民国前期中国的中学生就业率大概在50%左右。   民国时期关于小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非常少,仅有江苏省的统计。1917年江苏全省超过75%的小学毕业者需要就业,但是“大都营营逐逐” [6],也就是不能就业。可见小学生就业率大概只有30%,低于中学毕业生就业率。   同时,作为学生群体少数的大学和专门学校毕业生,其就业相对较好,不过20世纪30年代以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就业率日益降低。1934 年山西全省专科以上毕业生失业者有4 700人,而山西全省三十年来,专科以上毕业生总共不过8 905人。像中央大学这样的一流院校其20世纪30年代某届“毕业生二百余人,半数未获相当职业。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