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性与诗意交融藏族服饰蕴藏民族文化功能分析.docVIP

神性与诗意交融藏族服饰蕴藏民族文化功能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性与诗意交融藏族服饰蕴藏民族文化功能分析

神性与诗意交融藏族服饰蕴藏民族文化功能分析   [摘 要]服饰作为藏民族重要的文化载体,包含着大量的民族文化信息。根据藏族服饰的特点及表现艺术,可以从服饰色彩、服饰的图案纹样、服饰的材质以及服饰中数字的广泛运用几个方面,来对藏族服饰中蕴涵的民族文化功能及其根源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藏族服饰 民族文化 功能   [中图分类号]TS941.7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89(2009)04-0105-02      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藏族文化的一扇窗口。透过灿烂的服饰表象,我们可以窥见,藏族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逐渐适应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计方式而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人文特征和历史文化。民族服饰充分展示出了一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风貌,从服饰上识别一个民族,往往是最直观简捷的方式。藏族服饰经过长时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它既反映了藏族对高寒的雪域高原自然环境的适应,也反映了对畜牧生产方式的适应,同时从服饰的质地、款式、饰纹和附属饰品等方面展现了藏族人民的人生礼仪、审美情趣和民族工艺;客观上符合青藏高原的高寒、雪地、草原、牧场的生存环境,又便利于游牧、迁移的生活方式,主观上通过独创的工艺技巧满足了藏族审美趣味的心理需求,充分展现了藏族实用与美观相结合服饰文化功能。      一、以衣娱已:残酷自然环境下的自我情感释放      藏民族生活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青藏高原,他们感知的世界是自然的又是超自然的。一方面,他们珍惜自然的馈赠,另一方面,他们将生活的憧憬寄托于超自然的神力。自然环境既是人们生存的空间,又是人们精神文化赖以发展的必然条件。不同的地形、气候、植被,不仅使人们的生产方式不同,而且对人产的衣、食、住、行以及原始信仰、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影响。藏族的生存环境,首先是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其次是生产方式的独特性,再次是人文环境的独特性,对藏族服饰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藏族人眼里,自然物象本身不存在美丑之分,一个物体的美丑与否,取决于审美主体的主观感受,取决于审美主体在考察这一自然物体时所取的角度和所得到的象征意义,而不是取决于审美客体本身的自然属性。藏民族大部分生活在青藏高原,生活在四川的康巴藏族也大多分布在川西高原,这里海拔高,是大大小小的无数山岭、滩川组成的高山之原;这里辐射强、日照长、空气稀薄,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对生物生长有着明显的伤害,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在这样的生命禁区,藏族意识到生存的残酷、命运的无情,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茫茫雪山之后的神秘主宰。客观上藏族被封闭在一块特殊、严酷的环境之中,这样的环境也决定了,藏民族无法开展大规模的农耕,畜牧业成为高原的主要的经济形式。畜牧业生产的分散性,让人更加感到大自然的空旷辽阔和不可征服,心灵更感孤独凄凉;畜牧业生产的流动性,让人体验了单调、独居的滋味,更加向往团聚和认同;畜牧经济的脆弱性,更使人看到了生命的短暂。世界的变幻无穷。这样的地理环境、生产经营方式,自然酿就了藏民族共同的心理状态:正由于生命短暂,更要珍惜生命;正由于生活单调乏味,更要让它充满欢乐和情趣;热爱生命就得设法美化生活,就要努力拓宽胸怀,他们对生活的追求尽力浓缩,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生活的精彩部分、重点部分,充分享受生活。绚丽的服饰,多彩的佩饰,成为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希冀、期望,对家园的热爱、眷恋,对现实生活的激情拥抱。仅以尾饰为例,尾饰也是康区藏族男女的服饰中最具风采的部分,“多以宽大绚丽的红、黄、绿、蓝布呢绒扎腰后,从腰后垂悬至脚下。妇女一般为单色,男子则为多色,开成如同鸟尾状的装饰。在手舞足蹈之时,或微风吹拂之下,女性的尾饰则轻盈飘飞如仙女升空之态。看来令人眼花缭乱;男性尾饰则五彩缤纷如彩虹绕身,又如草原的雄鹰展翅翱翔苍穹,令人心旷神怡。”      二、以衣悦神:人神沟通的最佳方式      高原环境施于居民的心理压力是沉重的。万千个高耸威严、峥嵘绵亘的峰峦高山,无数条横流竖奔的江河,蛛网般密集的沟涧峭壁,变幻莫测的确风云气象,都给远古藏族人以神秘感、压抑感、恐惧感。面对大自然,人类感到自己的渺小无力,感到大自然的不可战胜、不可捉摸和不可驾驭。于是他们臆想虚构出神灵形象,出现了神灵崇拜,神源于精灵,高于精灵,是能影响人类生活的外在力量。藏族的本土宗教苯教,对世界的解释就是,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神的安排,是神的意志的集中体现。原始苯教一开始就把人定位于神的奴仆的位置上,让人成为神的附属,通过乞求神的恩赐与大自然取得协调融洽。而藏传佛教在阐述“因果报应”的宿命思想,把人的生存环境,把人类遇到的物质困难、精神煎熬统统解释为前世酿的“苦海”,把人类为生存发展而抗争的历程释为“罪孽”,把人类的力量予以捣毁,使人类生来就有负罪感、把命运、前途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