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认知体系构建
神经认知体系构建
摘要:本文针对29名高水平晚双语者,采用同韵判断范式,对比分析了他们在识别高频、强规则性和强词汇性真词的语音时,与假词和对照字符在正确率和反应时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他们的二语神经认知体系构建现状,阐释了形成语音识别差异和神经认知体系构建现状的原因。本文所得基本结论如下:(1)高水平的晚双语者,即使与二语接触量较大,其语音识别仍然采用效率较低的合成方式;(2)他们的二语水平尚未到达二语本族人的母语水平,其二语神经认知体系仍然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关键词:语音识别;神经认知体系;语音识别;二语习得
中图分类号:D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2-0116-07
收稿日期:2011-09-2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10BYY0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09YYD016);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工程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王晓斌,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生;倪传斌,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10097
一、前言
近半个世纪以来,二语神经认知体系的构建一直是心理学、神经认知科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关于这一热点问题,不同的学者基于自身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假设,比如:系统适应假设(System Accommodation Hypothesis)(Pe-rani等,2005)、趋同假设(Convergence Hypothe-sis)(Green,2003)、语言经验决定假设(Experi-ence-shaped Hypothesis)(董奇等,2004)、母语决定假设(Native-language-shaped Hypothesis)(Siok2001;谭力海2003;谭力海等,2011)和动态假设(Dynamic Hypothesis)(Abutalebi 2008)等。这些假设虽因研究对象、研究手段上的不同而在表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基本思想仍趋于一致:二语神经认知体系的构建时间早;构建的位置主要基于一语原有的神经认知体系;构建方式是动态的,随着二语习得水平的提高,接触量的增大,在一语体系中构建的二语神经认知体系会逐渐趋于稳定。
关于中国习得者二语神经认知系统的构建,董奇等(2004)曾采用核磁共振技术考察了低水平儿童学习英语语音时,语言经验对塑造大脑激活模式的影响,薛贵等(2004)探讨了低水平儿童习得者语义处理的神经认知机制,谭力海等(2005a)采用Stroop实验范式分析了国内英语专业本科生识别英语字符的神经认知机制。此外,谭力海(2003)还在美国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分析过8名中国男性留美博士生的英语语音认知方式。这些研究的开展对于从不同侧面探明母语为汉语的习得者如何构建英语作为二语的神经认知体系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如果我们仅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来展现二语习得者神经认知体系的全貌,其被试的典型性却略显不足。就年龄而言,董奇和薛贵研究的儿童被试,其母语认知体系本身的发展尚不完善,如果我们以此推断基于母语的二语认知体系构建,理据颇显不足。就二语水平而言,谭力海仅基于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研究结果而推导高水平二语习得者的形音转换效率低下的结论,略显偏颇,因为二语习得水平更高的被试在国内还有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就性别而言,仅依据谭力海在留美男性博士生被试中所取得的的研究结论,难避以偏概全之嫌,因为二语习得者神经认知上的性别差异一直存在争议(Kaiser等,2007;Shaywitz等,1995;Sommer等,2004)。基于被试的典型性考虑,本文在开展二语神经认知体系构建的研究时,将采用性别混合的方式从英语专业的研究生中,挑选10-12岁开始学习英语的被试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这些被试,本文拟以二语的语音识别为突破口,探明他们的二语语音识别方式、分析他们二语神经认知体系的构建现状以及剖析认知方式与构建现状的成因,冀从神经认知语言学视角为二语习得的研究和我国外语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
被试:29名被试均为某高校英语专业二年级的研究生(男性16人;女性13人;平均年龄为24.23岁)。他们在10-12岁时开始学习外语,外语水平已获得专业英语四级证书(其中获得专业英语八级证书的25人,占86.20%);这些被试均无语言行动障碍和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强右利(张作记2001:378)测量),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材料:材料有三类。(1)单音节高频真词;60个,百万词的出现平均频率为4559.53,平均字母数为4.15个(上海交通大学语料库),均为辅音一元音一辅音。(2)单音节假词:按照英语发音规则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毕业设计(论文)年产15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毕业设计.doc VIP
- 年产8万吨苯乙烯工艺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doc VIP
- 毕业设计:年产3.26万吨聚氯乙烯生产车间工段的设计.doc VIP
- 毕业设计(论文)-年产25万吨湿法磷酸毕业设计.doc VIP
- 绣春刀电影剧本(绣春刀原创剧本).docx VIP
- 年产3.26万吨聚氯乙烯聚合工段的设计毕业设计.doc VIP
- 赏花拍花不识花花盲她来扫.PDF VIP
-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用 (2).ppt VIP
- 年产5万吨电解铜的电解车间毕业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doc VIP
- 【艺恩数据】2025年TikTok用户转战小红书跨越语言与文化的社交迁徙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