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论陆王心学在中国近代影响
简论陆王心学在中国近代影响
摘 要:陆九渊、王守仁的心学在中国近代曾受到诸多思想家的推崇、鼓吹。陆王学派对中国近代产生过影响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勇于怀疑、否定旧权威的批判精神和不盲从、不迷信,提倡独立思考的学风,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自主理性;其二,视“心”为宇宙间最高存在的主观唯心论;其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不羁的自主精神和自尊自重的人格。
关键词:陆王心学;心;心力;批判精神;自主理性
作者简介:张锡勤,男,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哲学史、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B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5)04-0039-06
陆王心学在中国近代的影响早就受到学界的注意,但多未作详论,今作此文,拟对此作一些展开说明。
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国近代哲学影响重大的是陆王心学和佛学,但相比之下,心学的影响更大。在中国近代思想家中,崇尚陆王者可以开列一长串名单。比如,康有为认为,陆王之学“直捷明诚,活泼有用”,因而“独好陆王”。[1](P61)谭嗣同虽对中国“二千年来之学”作全盘否定,但对陆王颇具好感。因此,他在《仁学》开头所列的书目中有“陆子静、王阳明之书”[2](P293)。梁启超则极端崇拜王守仁,尊王为“千古大师”,并认为“王学为今日学界独一无二之良药”[3](P24)。宋恕尤好陆九渊之学,他曾“细读《陆象山集》,摘录精语数万言”[4](P1113)。章太炎对王守仁的态度要复杂一些。他虽曾批评王守仁之学“浅薄”,但又认为,教人“自尊无畏”乃是王学之长,王学能使人“厚自尊贵”,从而“悍然独往”。他指出,“明之末世,与满洲相抗、百折不回者”,多“姚江学派(王学)之徒”[5](P369),对王学的根本精神是很肯定的。此外,革命派中的陈天华、宋教仁、刘师培、汪精卫等都喜好陆王,特别是王学。
从晚明开始,王学因其末流走向狂放不羁而大受抨击,沉寂、冷落了近二百年,它在近代的快速复兴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它的诸多理念符合近代的时代需要,与近代的时代精神相契合,这将在下面详论。其次,一个颇为直接的原因是??了当时日本思想界的影响。自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当时诸多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学习榜样。在20世纪初,赴日留学成为一股潮流。通过对日本社会和思想界的皮毛了解,不少人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所以迅速成功,与王学、禅宗的影响有直接关系。梁启超认为,“日本维新之治,是心学之为用也”[6](P46),“日本维新之役,其倡之成之者,非有得于王学,即有得于禅宗”[7](P50)。章太炎也认为,日本维新,“亦由王学为其先导”[5](P369),“日本资阳明之学以兴”[8](P396)。在他们看来,王学乃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理论资源和精神支柱。对此,其他人也有类似的说法。这种并不准确的认识,不仅使他们更加崇信、亲近王学,也使他们试图通过提倡、弘扬心学来推动中国的社会变革。再次,自从中国近代的文化革新发动之后,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自然是早就成为官方哲学的程朱理学,在群起抨击程朱的大背景下,作为程朱理学对立面的陆王心学复兴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中国近代,陆王学派所以受到诸 多新学家、青年知识分子的喜爱,首 先是由于它具有勇于怀疑,否定旧权威、旧教条的批判精神和不盲从、不迷信,提倡独立思考、自主选择的学风,以及由此引发的自主理性。
陆九渊自幼即能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怀疑权威。据《陆九渊年谱》记载,陆八岁时“读《论语?学而》,即疑《有子》三章”,后“闻人诵伊川(程颐)语,云:‘伊川之言,奚为与孔孟之言不类’?”[9](P481-482)他后来所以创立自己的学派,就因为他自幼即怀疑、不满二程之学。这类记载是否有夸张的成分今已不可考,对此不必深究。但是,不盲从、迷信权威,敢于怀疑已有结论,主张通过独立思考作出自己的理性选择无疑是陆九渊一贯的学风。关于如何阅读包括儒家经典在内的典籍,他曾发表过一些极有价值的议论:“昔人之书不可以不信,亦不可以必信,顾于理如何耳”;“古者之书不能皆醇也,而疵者有之;不能皆然也,而否者有之”;“使书不合于理,而徒以其经夫子之手而遂信之,则亦安在其取信于夫子也?”他主张,面对典籍,应通过独立思考,以理为衡,“考核其醇疵、真伪、是非、可否”,作自己的选择取舍,断不可“惟书之信”。[10](P380-381)与之相联系,陆九渊大力提倡怀疑精神,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11](P472),“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9](P482)。在他看来,“疑”乃是把握真理、实现学术进步的起点、动力。这是陆学的一大特色,对中国近代的启蒙运动曾起了推动作用。
陆九渊有一句名言:“凡事只看其理如何,不要看其人是谁。”[11](P468)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提高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送检率PDCA.pptx VIP
- 安全生产五落实到位规定.doc VIP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doc VIP
- 罗克韦尔(AB) PowerFlex 750 系列交流变频器编程手册 中文.pdf VIP
- Yamaha 雅马哈 乐器音响 CL5 CL3 CL1 V4.0 Reference Manual [中文] 用户手册.pdf
- 外周T细胞淋巴瘤课件.pptx
- 中国电信以太智能专线STN(Smart Transport Network)专线培训.pdf VIP
- 宣传制作类项目服务方案.docx VIP
-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40篇).pdf VIP
- 加油站从业人员安全培训.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