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理者收购研究及在我国实践
管理者收购研究及在我国实践
摘要:文章首先对MBO研究的时代背景做了简要的阐述,然后论述了MBO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最后论述了MBO在我国的实践情况的特点及展望。
关键词:MBO;研究状况;实践
一、 管理者收购(MBO)研究的时代背景
管理者收购发源于英国并在20世纪80年代风靡西方,以美国为例,仅1987年的管理者收购交易总值即达380亿美元,80年代末期,随着垃圾债券市场的萎缩,管理者收购有所降温。管理者收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由已上市的公众持有公司的股权由管理者收购进行私有化,从而由上市公司转变为非上市公司(表1)。其二是母公司出于战略发展的需要而将部分分支部门出售给管理者的战略退出行为,这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成为业务调整的主流(主要是由于60年代、70年代许多大型公司盲目多元化的扩张而致使它们的整体竞争力下降),管理者收购在其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资料来源:Harbir Singh(1990)。Management Buyouts:DistinguishingCharacteristic and Operating Change Prior to Public Offering,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11,pp.112.)
将国有产业私有化及将国有服务部门转变为准独立机构将提高效率这一思想促使中欧和东欧的政府采取私有化政策以恢复其经济实力。在英国,城市服务改革主要是从1979年开始,并快速地转变了公共的服务部门,主要的变化是国有产业由国有企业转向为私有企业。如电报与无线电(1981);英国电信(1984);英国天然气(1986);英国石化(1987)及水电公用事业(1987)。以80年代初英国政府积极实施国营企业民营化为契机,英国也开始积极实施管理者收购。当时分支机构和下属部门自发地剥离给管理者主导的公司仍旧是管理收购的主要来源,其次是管理者和管理者与雇员对企业的收购,这些业务或企业是从国有企业或破产的公众持有企业或私人控制的企业剥离出来的(Wright,Thompson Robbie,1991)。最初大多数国营企业以股票上市来实施民营化,除股票上市外,同时也开始采取把企业卖给管理人员的方法。另外由于修改公司法,进行管理者收购时可以以该企业的资产作为抵押以筹集资金,在此背景下,管理者收购的杆杆作用使得没有资金的人也可以收购企业。使得管理者收购的机会大大增加。在20世纪80年代,管理者收购是英国经济的一种主要特征,从1985年~1989年,收购交易额超过了130亿英镑;在1991年~1995年有近180亿英镑;1996年仅一年便达77.8亿英镑,是1994年的两倍。1985年~1995年间,超过200家企业发生过管理者收购活动,1997年增加到430起(在1979年实施管理者收购的企业只有18起)(片庭浩久,2001)。与其他国家相比,英国公共部门的管理者收购是比较突出的,但总的来说还没有私有部门那么明显。另外从交易的规模来看,英国管理者收购的交易额远远小于美国。
1998年12月日本也首次运用管理者收购这一收购方式。管理者收购作为一种企业改革方式在我国得到应用,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从国有中小企业开始的。自MBO在我国企业中实施以来,由于其运作遭到质疑,并且相关的配套措施不完善,于2003年暂停MBO的运作,2005年在中小企业中又重启MBO的运作。
二、 管理者收购(MBO)的研究
“管理者收购”或“经理层收购”、“经理层融资收购”(Management Buy―outs,简称为MBO),在资本市场相对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是“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s,简称为LBO)的一种。管理者收购也即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一种收购行为。
1. 国外管理者收购研究。如前所述,国外学者对管理者收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实施MBO的理论依据,企业实施MBO的绩效分析以及MBO后的生命周期及影响其持久性因素的研究。
(1)首先从企业实施管理者收购(MBO)的理论依据上来说,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派观点:效率论和财富转移论。
效率论是MBO的主流理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①代理成本说。认为管理者收购可以降低代理成本,从而创造价值。Jensen(1986)著名的现金流量假说认为,通过较高的杠杆率增加债务,可以迫使成熟企业中过多的自由现金流用于偿还债务。定期偿还债务约束了经理人,减少了经理人支配自由现金的权利。同时,支付债务、破产的压力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