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竹浆棉混纺交织物中竹浆纤维含量对织物悬垂性能影响
竹浆棉混纺交织物中竹浆纤维含量对织物悬垂性能影响
摘要:
通过对不同规格的竹浆纤维/棉混纺交织面料悬垂性能的测试发现:随着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增加,动、静态悬垂形态特征图中的凸条数明显增多,织物的悬垂感和形态效果得到有效改善。但考虑到服用织物的形态对称性,应避免选用55竹浆/45棉混纺纱与棉纱交织;当织物组织、原料及经密相同时,随着织物中纬密的增大,混纺交织物的悬垂性能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竹浆纤维;悬垂性;动、静态悬垂特征;测试分析
Abstract: By testing the draping property of different bamboo/cotton interweave fabric, it is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the raised line in dynamic and static draping graph, increases obviously by the increase of bamboo fiber in weft yarn, the drape and appearance of fabric have been improved effectively. Considered the configuration symmetry of garment textile fabric, it should be avoided55/45 Bamboo/cotton blended yarn interweave with cotton yarn; When the tissue, raw materials and precision of textile fabric is the same, draping property of interweaved declines as the number of weft yarn increase.
Key Words: bamboo fiber; draping property; dynamic and static draping property; test analysis
织物因自重而下垂的程度及形态称为悬垂性。悬垂性好的面料能充分体现服装的轮廓美,适合比例均匀的曲面造型要求。现代消费者对服装面料不仅要求美观,还在生理、感觉、运动上要求舒适,而竹浆/棉混纺交织物就具有以上所有优点。本文对10种不同规格的竹浆纤维/棉混纺交织面料的悬垂性进行了测试比较与分析,研究了竹浆纤维/棉混纺交织面料中,纬纱的竹浆纤维含量的变化对面料悬垂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竹浆/棉混纺交织面料提供依据。
1试样的技术指标
为了使试验结果更加具有可比性,在样品织造中均采用14.5 tex的纯棉经线与14.5 tex不同混纺比的竹浆/棉混纺纬纱交织,织物组织为2/2斜纹,经密相同,仅改变纬纱原料和规格,并对其悬垂性能进行了测试。试样材料规格与结构参数见表1。
2悬垂性能测试
2.1测试方法
悬垂性是指织物在自重条件下形成造型线条的能力和特点,反映了织物的赋型效果,通常用悬垂程度和悬垂形态来评价织物悬垂性的优劣。
测试标准:FZ/T#8194;01045―1996《织物悬垂性试验方法》。
试验仪器:LLY-351织物动态悬垂仪(伞式法)。
(1)静态测试方法。织物悬垂性能测试方法采用伞式法,如图1(a)、(b)所示。将直径为240 mm的圆形试样1平放在直径为120 mm的试样托盘2上,放置1min测试。托盘上的织物试样因自重下垂,呈自然悬垂形态3,如图1(a)。试样的下垂形成若干个凹凸变化的褶裥,即凸条,这些凸条的特征和数目反映了织物形成线条的能力和线条的形态特征,通过垂直方向的投影,得到试样悬垂后的投影图形,如图1(b)所示。
(a)试样覆盖在圆盘上(b)试样悬垂后投影图形
图1织物悬垂性测试方法示意图
织物悬垂性能评价指标,通常用悬垂系数FS来度量织物的悬垂程度。其表达式为:
式中:AD――试样面积;
AF――试样的投影面积;
Ad――小圆盘面积。
由式(1)可知,悬垂系数小,表示织物较为柔软,悬垂性能较好;反之,表示织物较为刚硬,悬垂性较差。
为了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织物的悬垂性能,尽可能避免非纤维物质对试验结果产生误差,用碱退浆法对样品进行处理,退浆后将布取出用冷水冲洗3~4次并晾干。测试前,将织物样品放在二级标准大气即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3)%的条件下放置48 h以上,使试样在吸湿状态下达到平衡后再进行悬垂性能测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