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竹红菌素研究进展
竹红菌素研究进展
【关键词】 竹红菌素;光敏作用;临床应用
竹红菌素(Hypocrellin)是在我国最早发现的一种新型光敏剂,它来自于自然界生物中,是目前已知的在可见光区内优良的光敏剂。这类化合物可经过普通生物合成途径产生,它们的结构具有立体化学的特征,表现出光动力学活性,具有显著的光疗作用,临床上已用来治疗皮肤病,如外阴白色病变和软化疤痕疙瘩。近年来,研究发现它具有优良的光敏杀伤肿瘤细胞和抑制艾滋病病毒HIV-1的作用,并且可作为新型的光活化农药和潜在的光电转换材料,研究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 竹红菌素的发现、分布、结构和性质
竹红菌素主要生长在我国云南西北部,是在海拔3 000~3 500 m高寒地区箭竹上生长的子囊菌纲肉座菌科(Hypocrellabambusae Sace)的真菌,我国首先发现并应用于临床治疗胃病和风湿性关节炎。1980年万象义,陈远藤[1]首次报道了一种新的光化学疗法药物-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A,简称HA);1981年陈维新等[2]确定了竹红菌甲素的结构;1985年万象义等[3]从竹红菌中分离到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 B,简称HB)。张曼华等[4]用光谱方法鉴定了乙素的结构,梁丽等[5]用X-射线晶体衍射确定了它的结构:竹红菌中最重要的光敏成分是竹红菌甲素,同时也有少量的竹红菌乙素。竹红菌乙素相当于甲素失去一分子水,酸和碱催化都能使甲素转化为乙素。
据文献提到,竹红菌在全世界除斯里兰卡山区有报道发现以外,只有我国云南省西部产量最多。竹红菌甲素的纯品为红色晶体。熔点209℃~210℃,易溶于氯仿、吡啶、苯酮、二甲亚砜等有机溶剂中,难溶于水。其亲脂性使这种色素易于聚集在细胞膜上,竹红菌素的光谱特性,在二甲亚砜(DMSO)溶液中,其在可见光区均呈现三个吸收峰,波长为475、545、585 nm,它的吸收峰位不随浓度改变而位移,谱形亦无变化,只是吸收值随浓度的增加而增高,说明竹红菌素在高浓度下并不形成聚集态。竹红菌素和现在使用的血卟啉衍生物(HPD)相比具有许多优势,如原料易得,易纯化。不易聚集(聚集降低了HPD的光疗效果)、三重态氧量产率高,体内代谢快。对正常组织损伤小,文献报道竹红菌素及其一些衍生物能光敏损伤生物大分子(如DNA、蛋白质和脂类等),表明竹红菌素有望用于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的临床冶疗。
2 竹红菌素研究的主要方向
2.1 生物学 探索竹红菌素对生物组织内蛋白质(包括氨基酸、多肽)、脂类、核酸(DNA、RNA)碱基等的光敏化机制,研究竹红菌素和生物物质反应的活性部位,了解竹红菌素对皮肤病和癌细胞的定位能力。
2.2 化学和光化学 从分子水平弄清竹红菌素主要成分的结构特征、物化性质、光敏特性和反应过程。通过对生物组织内活性物质的光动力作用研究,提出竹红菌素的光疗模式。结合热化学和光化学相辅相成的两个过程,造成对生物组织的影响,注意产物的光动力活性,进一步光敏造成对生物体的次级影响。
2.3 光疗应用 通过结构修饰改进,开发出新型药物和光敏化剂。为使药物易于达到生物体内的关键部位,在分子内引入极性基团,如一NH2、一COOH、一SO3H、一NO2等基团,改善竹红菌素本身的油脂性和水溶性比例,提高竹红菌素的吸光能力并使其吸收峰适当的位移。
2.4 药型 通过脂质体的包被或与单克隆抗体结合,以及使用其他导弹药物,使药物直达生物体内的靶体,从而提高疗效,消除不良反应。
3 竹红菌素的光敏活性及其光疗应用
自1975年我国云南省微生物所从云南西部山区采集到竹红菌子座,提取分离到竹红菌甲素,随后又分离到乙素。1981年罗子华等[6]研究了用竹红菌素软膏加光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组织变化。1982年梁睿媛等[7]用竹红菌素光化疗治肥厚性瘢痕。1985年王家壁等[8]用竹红菌素对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苔癣进行光化治疗。
1985年程龙生等[9]研究了竹红菌甲素对红细胞的光损伤,观察到红细胞在有HA存在并受光照时,膜蛋白-SH基含量迅速下降;膜蛋白氨基酸组分半胱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的含量迅速下降;膜蛋白发生光交联;膜类脂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类脂过氧化物等化学变化。
1986年郑建华等[10]探讨了竹红菌甲素对红细胞膜光敏作用机理,说明HA对红细胞膜的光氧化机理涉及单重态氧和超氧阴离子,但也有可能是通过电子转移机理及其他的活化态氧在起作用。认为-SH基过氧化成-S-S-键可导致蛋白交联,膜类脂质过氧化不参与膜蛋白的交联;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残基对膜蛋白起重要作用。
1987年郭绳武等[11]的结果证明甲素接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刚新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公开课课件:《水果喜乐会》-大班-科学-活动课件.pptx
- 山东oi第一轮noi07山东省选.pdf VIP
- 中职英语高教版(2023修订版)基础模块3三单元《Reading+and+Writing》课件.pptx VIP
- 《荷花淀》《小二黑结婚(节选)》课件30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彭州市白鹿河通济镇段水毁堤防修复工程实施方案.pdf VIP
- 学堂在线 工程伦理2.0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JBT 12786-2016 升降工作平台 术语与分类.pdf VIP
- 学校营养餐配餐团队职责与分工.docx VIP
- 公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 设计书.doc VIP
文档评论(0)